图是北半球亚热带某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图是某地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20分):
(1)图中A、B、C三处地质构造是背斜的是 ,向斜的是 ,断层的是 (6分)
(2)图中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 。(2分)
(3)图中B、C两种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的是 ,储存地下水的是 。(4分)
(4)从安全性考虑,在图中A、B、C三处中,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如选作水库坝址等)的是 处。(2分)
(5)图中所示岩石,按成因属于 。(2分)
(6)从地形类型看,B处为 ;C处为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西部地区主要发展的产业是( )
①资金密集型 ②资源密集型 ③技术密集型 ④劳动密集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我国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
A.5月
B.6月
C.10月
D.12月
2.该水库最可能位于:( )
A.黄河流域
B.塔里木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第三次月考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走在路上,“海景”随处可见;呆在家中,却一不小心成为“海景”。2013年6月23日正逢入梅首日,一场大雨浇透江城武汉,久违的“看海”,又成为市民们的调侃词。
1.武汉市“海景”随处可见的原因之一是人类的硬化路面建设直接导致该区域 ( )
A.降水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
C.水汽输送量增加 D.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本次降水能促进武汉市水资源更新
②降水后武汉市地下水补给长江水
③武汉市水循环减弱
④本次降水对武汉市的地表形态会产生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蚌埠市十二中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中V、I、S、T、A五个国家被称之为“展望五国”,他们分别是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继“金砖四国”之后,VISTA有望成为新兴市场队伍中的明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T国位于S国的 方向。(2分)
(2)图甲代表的气候类型是 , V、I、S、T、A五国中的___________(填字母)国家分布有该气候类型(4分)
(3)S、A两国均有大面积荒漠景观,比较说明其荒漠景观成因的差异。(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安徽省蚌埠市十二中高三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两列著名山脉的部分示意图(图中度数为经纬度)。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甲在乙的 ( )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2.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脉①较②长
B.①②两座山脉山顶都可能有冰川存在
C.所经过的国家①山脉少于②山脉
D.①②山脉西侧都临海,流经的洋流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画出大洋西部两支南北流向的洋流。(要求:寒流用虚线箭头,暖流用实线箭头。)(4分)
(2)图中40°纬线附近大洋西部等温线较东部 (稀疏或密集),原因是 。(4分)
(3)请简析P处海域多海雾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临沂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数据看,最有可能首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单独两孩”政策逐步实施后,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人口老龄化得以有效缓解
C.城市化水平得以提升 D.男女比例出现较大波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