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1为我国两个三角洲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两工业区发展共同的有利区位条件。
(2)乙区域与甲区域相比,工业发展的主要劣势是什么?
(3)乙区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该区域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是什么?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3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一 我国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 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材料四 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每百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规模(人) |
1953 | 3767.29 | 4.49 | 14.78 | 4.19 |
1964 | 4452.21 | 3.71 | 14.83 | 4.09 |
1982 | 6052.11 | 5.55 | 15.82 | 3.91 |
1990 | 6705.68 | 6.79 | 21.24 | 3.66 |
2000 | 7438.07 | 8.76 | 41.49 | 3.23 |
(1)材料一中所示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的 都市圈。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 ,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 (河流)分布。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沿江县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长江三角洲图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如今出现急剧变化,城市间快速交通网络呈现全面接轨态势,农民向城市迁移,经济一体化措施纷纷启动,以工业化为重心的社会发展进程转向工业化和城市化并行的新阶段,“3小时都市圈”逐渐形成。
材料三:加快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实际步骤,也是深入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突破口,新一轮沿江开发必将带来江苏省经济的新一轮腾飞。
材料四:江苏省人口变化情况表
年份 | 总人口(万人) | 每百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家庭规模(人) |
1953 | 3767.29 | 4.49 | 14.78 | 4.19 |
1964 | 4452.21 | 3.71 | 14.83 | 4.09 |
1982 | 6052.11 | 5.55 | 15.82 | 3.91 |
1990 | 6705.68 | 6.79 | 21.24 | 3.66 |
2000 | 7438.07 | 8.76 | 41.49 | 3.23 |
(1)材料一中所示为世界六大都市圈之一的____________都市圈。制约“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形成的瓶颈是____________,图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港,主要港区沿____________(河流)分布。
(2)“长三角”城市带将把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自己的怀抱。这将有利于
A.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B.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C.获得规模效益,实现共同繁荣 D.改善城市环境
E.缓解老城区衰落
(3)根据材料三简评江苏沿江县市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4)根据材料四可看出江苏人口怎样的变化,你认为这些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6分)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6分)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10分)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10分)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10分)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山西太原五中高三下学期5月考试地理卷(文综) 题型:综合题
(36分)分析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了华南沿海地区的腾飞;90年代浦东新区的开发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21世纪初,天津滨海新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武汉长沙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的建立,则为环渤海地区、北部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2009年,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包括海西经济区在内的11个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
海西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江、广东、江西3省的部分地区,南北与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经济区衔接,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具有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材料二 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相关资料
(1)海西经济区地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有哪些?(6分)
(2)据图8分析三大经济圈形成的共同区位条件有哪些?(10分)
(3)为加快城市化进程,乙村规划发展为中等城市。从城乡规划的土地利用类型看,图10中1应为 用地,3为 用地。如果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一处布局化工厂,你认为哪里最合适?请解释原因。(10分)
(4)请你根据图9中的信息,谈谈该区域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10分)
(5)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10年3月14日结束的两会上,国务院提出我国应调整产业结构,说明我国沿海经济发展区今后发展的优势产业。(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