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地矿技术人员在松嫩平原中部发现了大型油气田——大庆油田,松嫩平原由于外力侵蚀严重,地势低平,经多年地质勘探判定本地区为大型背斜构造,储油的可能性极大,后经开采,原油喷出。完成各题。
1.20世纪50年代中期,松嫩平原中部,一片茫茫荒原,人烟稀少,当时处于区域发展的( )
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
C.再生阶段D.转型阶段
2.1976年,大庆油田的原油年产量首次突破5 000万吨,此时可能发生的是( )
A.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简单,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微弱
B.大庆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区域内部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日趋复杂
C.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D.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4.2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据此完成各题。
1.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技术力量较雄厚
B.气候条件较优越
C.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劳动力较充足
2.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专业化水平较高 B.科技投入较大
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
3.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须(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3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完成各题。
1.①②③④⑤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
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
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
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
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
2.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
A.小农经营B.集约化程度低
C.商品率高D.科技水平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2.1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人类与环境关系图”,完成各题。
1.图中②处所填内容应是( )
A.改善环境质量
B.人类与环境统一
C.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物质资料生产
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与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应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自己
3.协调人地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控制人口规模
B.转变发展模式
C.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D.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3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
(2)简述阶段二时期该地区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当地的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主要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鲁教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2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2.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
A.自然资源贫乏B.交通设施落后
C.煤炭消耗量大D.第三产业发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1.1 认识区域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甘肃省地理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 ,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 气候,最南端为______气候,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 带。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 和 地区。
(2)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字左右,可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 期末检测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完成各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aB.b
C.cD.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洪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长积温
3.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创优必修3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过关检测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映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势。读1954—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完成各题。
1.从1954年到2005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2.近20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B.人类开垦
C.降水增多D.地壳抬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