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前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到再次活动极大年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C.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扰乱地球大气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D.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使高能带电粒子向外高速运动,形成了“太阳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和“地形剖面图”,回答下题。
1.图中 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A.a、b B. c、d C.b、c D.a、d
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广东省高三9月测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所示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两点间的虚线是锋面气旋中的锋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点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
2.与PQ所在天气系统相符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周口锦城高中高三上期第一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2012年12月上旬气温距平图(气温距平值=当年气温—常年平均气温)回答下列问题。
1.12月上旬我国气温分布趋势
A.气温最低处位于内蒙古东部
B.南北最大温差大约4—6℃
C.东北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2—4℃
D.南方地区气温均高于常年同期
2.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全国O℃等温线在长江沿线以南
B.自东北向西南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活动频繁
C.新疆北疆暴雪明显少于常年同期
D.江汉北部部分地区将出现初霜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9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北半球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上山公路线。
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沿 ______ 线修建公路比较合理,理由是 ______ 。
(2)G城是化学工业城市,在图中甲、乙两处建立一个疗养院,以 ______ 处较好,理由是 ______ 。
(3)下面四组图分别是沿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请分析M点在①②③④四图中的地形类型:
①是 ______ ,②是 ______ 地形,③是 ______ 地形,④是 ______ 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宿迁市三校高三9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B.地幔组成物质主要是含铁、镁的硅酸盐类
C.硅铝层是一个连续的圈层
D.硅镁层是一个不连续的圈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黄石市高三9月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9年2月,澳大利亚东南部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2009年2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4分)
⑵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两个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向对该地区气候干湿状况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原名校豫南九校高三一轮复习质量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日出前和日落后的一段时间内天空不黑,呈现出微弱的光亮,这种现象叫作“晨昏蒙影”。如果第一天晚上的“蒙影”还没结束,第二天早上的“晨昏”就开始了,那么出现天空整夜不黑的现象,叫做“白夜”。回答下列各题。
1.“白夜”现象的形成是由于
A.太阳终日不落
B.大气的散射作用
C.月亮特别明亮
D.城市光特别明亮
2.我国的下列地区中可能看到“白夜”的
A.北京 B.三亚 C.漠河 D.拉萨
3.当上图中乙地处于“白夜”时
A.甲地也出现“白夜” B.甲地一定为白昼
C.洛杉矶一定为黑夜 D.巴黎一定为白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新课标Ⅰ高考压轴卷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大洋海底示意图,N为板块的边界。据此回答各题。
1.图中N
A.为大洋中的消亡边界 B.最可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沿海
C.两侧岩石年龄呈对称分布 D.为海陆交界地带的海沟
2.图中N区域表面最常见的岩石类型和岩浆的来源是
A.沉积岩 地壳 B.喷出岩 软流层
C.侵入岩 岩石圈 D.变质岩 软流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