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17.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好B.退耕还草C.保护沼泽地D.植树造林

分析 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

解答 解:由材料可知,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读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主要表现为耕地增加,草地减少,沙地面积增加.因此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退耕还草,B对.盐碱地、减少,不必放在首位,A错.沼泽地减少幅度小,不如草地减少的严重,也不必放在首位,C错.图示没有林地,说明该地可能降水少,不适宜发展森林,D错.
故选:B.

点评 该题考查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城乡人口数据及漫画“跨越”.
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5306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149546人,占50.32%.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07137093人,乡村人口减少133237289人,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3,46个百分点.
材料二:第五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的比较
总人口(万人)比上次普查平均增长(%)年龄构成(%)
0-1415-59≥60
2000年第五次1295331.0722.8970.156.96
2010年第六次1339720.5716.6070.1413.26
(1)根据材料一,现阶段我国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阶段,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是由农村迁往城市,简述该种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
(3)2014年3月我省开始实行单方独生子女二胎政策.对于该项政策,你持何种态度,并说出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
A.云雾B.流星C.太阳活动D.太阳辐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  )
①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②多大风
③水能丰富
④森林分布广.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形成这种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受西风带影响B.全年受赤道低压带的影响
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影响D.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时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①开发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
②农业大发展时期,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
③长江中下游稠密的水网,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的推广,但由于水稻单产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④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发展的因素.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1998年长江汛期流量比1954年小,而中游水位却比1954年高.其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降水集中、所有支流同时来水 ②上游滥砍滥伐森林,中游泥沙沉积加剧 ③围湖造田,湖面缩小,调蓄能力减弱 ④江堤年久失修,沿途挖沙失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太阳黑子发生的位置是(  )
A.日冕层B.色球层C.光球层D.太阳内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