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关于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B、非洲气候炎热,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非洲资源丰富,煤矿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非洲经济发展迅速,大部分国家已发展成为经济发达国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天津市天津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读“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和“部分岛屿轮廓图”,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④岛附近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类资源最有可能广泛分布于海底地形剖面图中的(    )

A.A处B.B处C.C处D.D处
【小题2】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地点,没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    )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③④
【小题3】下列关于①②③岛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①岛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B.③岛属于非洲国家
C.②岛东部有同赤道附近区域相似的自然景观D.④岛盛产咖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河南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预计造成15万人死亡.回答题.

1.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一定也大,所以破坏性大

B.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C.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大

D.夜里发生地震,所以破坏大

2.本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    )

A.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3.下列关于海啸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啸是海水的定期涨落现象

B.海啸是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海沟侧崩塌等引起海底剧烈的地壳变动,造成大片水域突然上升或下降从而引起的海洋巨浪

C.月球与太阳的引力是引起海啸的原动力

D.地震与海啸同时影响某一地点,很难准确预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天津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和“部分岛屿轮廓图”,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④岛附近海域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该类资源最有可能广泛分布于海底地形剖面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 D处

2.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地点,没有相同气候类型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下列关于①②③岛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 ①岛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B. ③岛属于非洲国家

C.②岛东部有同赤道附近区域相似的自然景观       D.④岛盛产咖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综合练习(二)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莫斯科时间(东三区)2011年2月18日12时55分,“火星-500”项目的中国志愿者王跃首次踏上模拟火星表面。为人类登上火星进一步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大部分地方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

B.大气层的厚度比地球大

C.自转速度比地球快

D.火星的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2.当王跃踏上模拟火星表面时

A.北京时间是2月18日7时55分

B.我国从南向北白昼越来越短,黑夜越来越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D.非洲南部的热带草原草木枯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