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关于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遥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的空间定位
B.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
C.遥感技术在灾害信息获取方面具有优势,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空间分析方面具有优势
D.地理信息系统既可以用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又可以对灾害信息数据进行空间分析
C

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a) 表示2000-2010年安徽省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图(b)表示2000年、2010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完成问题。

小题1:2000-2010年,安徽省粮食产量总体呈上升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
①耕地面积增加   ②政策支持    ③农业劳动力增加 ④科技支撑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2:与2000年相比,2010年蔬菜瓜类播种面积变化较大,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水源B.市场
C.土壤D.机械化
小题3: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根据图中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A.划分植物类型B.判断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C.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D.监测树木的生长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图是某城市的空间资料,读某城市的地理信息经数字化处理后得出的统计资料。根据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甲区有11000人、乙区有18000人、丙区有17000人;已知城市计划分区每一方格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3:5:2比例而定。完成8~9题。

小题1:在GIS软件中将人口数据与图中土地利用类型的向量图层结合后,转换为图b的网格式数据,则图中网格代码6的人口为
A.2500B.3000C.4500D.6000
小题2:据地价和土地利用图层,推断该区域交通图层最有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Google公司发布推出了一款卫星影像地图服务新产品——Google Earth。通过互联网搜索指定的数据库,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找到自己家的房顶,同时精确地显示鼠标指针处所代表地点的地理坐标。
下列对Google Earth软件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应用的核心技术是GIS技术                     
②不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 
③Google Earth数据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RS、GIS 
④方便人们分析区域的空间信息
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太平洋海域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海上测控通信任务的远望号测量船,2011年11月17日圆满完成了为期17天对神舟八号飞船的跟踪、测控任务。回答第1题。
1.远望号测量船准确到达太平洋指定海域,并及时发现、稳定跟踪测控目标,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或系统是   (   )
A.全球定位系统与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D.遥感与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读图,完成1-3题。

小题1:关于GIS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具有空间分析的功能
C.广泛应用于城市管理            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小题2:图中城市
A.①位于规划区B.②位于非矿区
C.③位于现矿区D.④位于原矿区
小题3: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
A.原料地B.消费地
C.水资源D.交通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森林发生火灾时,GPS的主要作用是
A.建立火灾模型B.绘制地图
C.灾情跟踪D.火灾前兆监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遥感技术和GIS技术二者优势结合,可以实现(   )
①灾前圈定危险区,指导防灾
②灾中做出损失评价,指导救灾
③灾后能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 
④动态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达到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等作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