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300多千米。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

A.热带雨林带、热带稀树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

B.热带雨林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针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常绿阔叶林带、落叶阔叶林带、针叶林带

2.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均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南坡却低于北坡,其原因主要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B.南坡坡度较缓,积雪较多

C.南坡离赤道相对较远,气候干燥 D.南坡是背阴坡,气温较低

1.B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为地表的自然带,乞力马扎罗山地处非洲赤道附近的南半球,南坡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①是热带雨林带;北坡是背风坡,基带是热带草原带,②的海拔较高,形成常绿阔叶林带;再往上,随海拔增加,温度降低,水分不足,依次出现③落叶阔叶林带、④针叶林带。故B正确。

2.乞力马扎罗山地处非洲赤道附近的南半球,南坡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水分条件好,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均高于北坡,而雪线分布的高低与降水成负相关,降水多积雪量大,雪线较低。故A正确。

考点:考查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雪线分布高低的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宜兴市高二选修期末试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出,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2.右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体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一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球公转靠近远日点时,醴陵一中最接近的节气是( )

A.冬至日 B.春分日

C.夏至日 D.秋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华北地区某地实测的海拔数据分布图,回答下题。

1.测量图中各地海拔,所用最精准、便捷的技术是( )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数字地球 D.地理信息系统

2.对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拔:甲>丙 B.坡度:甲>乙

C.气温:丙>丁 D.降水:乙>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高二上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下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

A.气候、地形 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 D.植被、自然带

2.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湖北省荆门市高三上学期八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四条不同河流各月平均流量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径流量,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四条河流中,雨季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①河的主要补给形式是( )

A.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湖泊水

3.可能位于东北地区的河流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高三元月调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2014年2月2日,国家旅游局发布春节前三天假日旅游市场信息:北方地区的冰雪旅游和南方地区的避寒旅游是今年春节旅游市场的热点,市场呈现“一南一北”两头热。读我国春节假日前三天主要旅游地区接待人次统计,试分析旅游市场呈现“一南一北”两头热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河南省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四个平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平原范围),回答下列小题。

1.主要的粮食作物与其他三地区不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关于四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巩固商品粮基地优势,扩耕增产

B.乙——退耕还湖,大幅提升林牧业比重

C.丙——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城郊高效农业

D.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灌溉农业

【答案】

3.D

4.C

【解析】

试题分析:

5.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可判断,甲为鄱阳湖平原;乙为洞庭湖平原;丙为长三角;丁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大平原都位于长江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而丁为华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故选D项。

6.结合上题结论,甲乙两地湿地破坏严重,故退耕还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不能盲目扩耕,A、B错误;丁地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加重土地盐碱化,D错误;丙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故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城郊高效农业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C项正确。

考点:区域定位;区域农业发展及方向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2014-2015学年河南省夏邑高中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冬灌是指冬季往田里灌水。图为我国某地的冬灌景观图,田间作物为小麦。每年入冬,在日平均气温为3℃左右时最适宜冬灌,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下列关于冬灌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防止冻害

B.保护表层土壤,减少风力侵蚀

C.改善土壤的水分条件,缓解干旱

D.提高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贵州省七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山西省是煤炭大省,早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挖煤、运煤、卖煤、炼焦(电力),然而人们发现,在各个矿区,曾经翠绿挺拔的白杨已是憔悴不堪,鸟儿不知去向,昔日清澈见底的溪水也早已不见了踪影。

指出煤炭开采过程中易出现的生态问题,并简述其主要治理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