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

A.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气象谚语有“露重见晴天”的说法。就此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 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
C.空气中水汽少,地表降温慢 D.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丙气压带为高压(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气流运动向左偏为南半球,南半球可以向两侧有气流形成的只有副热带高气压带,C对。

【小题2】露,是空气中水汽以液滴形式液化在地面覆盖物体上的液化现象。露重说明气温下降快,晚上气温低,晚上气温低是由于大气逆辐射弱,说明为晴天,D对。
考点: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大气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每年十月通常秋高气爽的北京,今年深陷重重雾霾污染中。28日开始的雾霾严重污染北京并将延续到29日,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下图为城区立交在浓雾中若隐若现。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浓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

A.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B.浓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C.浓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D.浓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小题2】深秋初冬时节也是该地大雾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小题3】读图可以发现此时虽然为浓雾天气,能见度不是很好,但是红绿色的交通信号灯却是很醒目。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大雾期间红、绿色光仍然很醒目的原因(  )
A.红、绿色光不容易被散射 B.红、绿色光最容易被散射
C.红、绿色光不容易被遮挡 D.红、绿色光不容易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左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右图为富山市气温和降水季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富山市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2】关于富山市降水特征及其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冬季降水丰富---处于冬季风迎风坡
B.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常年受西风影响
C.夏季降水较少---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D.降水总量丰富---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甲和图乙中分别反映纬度较低的两条曲线是(  )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小题2】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曲线①最接近的是(  )
A.北京B.上海C.汕头D.海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浙江省某中学的一地质科考小组在某地(大约在25°N,110°E)进行科学考察,下图为该科考小组同学绘制的地貌素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考察小组的考察地大致位置在(    )

A.滇 B.闽 C.桂 D.琼
【小题2】 关于C处和D处地貌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较为科学的是(   )
A.C处—风力侵蚀作用 D处—风力沉积作用
B.C处—流水侵蚀作用 D处—流水沉积作用
C.C处—流水沉积作用 D处—流水侵蚀作用
D.C处—风力沉积作用 D处—风力侵蚀作用
【小题3】在PQ这条考察线路上,这名同学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两侧的三角形陡崖一字排开;A1与A2、B1与B2山脉并不相连,但岩石类型和组合形态相同;多条河流不约而同地拐了个弯。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①PQ线两侧的地层形成在同一地质时代  ②PQ线两侧的地层发生水平错位 
③PQ线的地质构造是向斜谷地          ④PQ线的地质构造是断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1960~2009年黑龙江省各月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降水趋势系数”,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黑龙江省气候变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年份气温在2月份升高最为显著 B.冬半年的气温将高于夏半年
C.全年最低温度上升最为明显 D.7-9月的降水量最少
【小题2】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①病虫害的发生频度加大          ②夏季干旱的发生频度加大
③农作物的熟制发生根本性改变    ④冬季冻害的损失大幅增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作物

A.种植期的早晚取决于气候条件 B.灌浆期的早晚取决于成土母质
C.收割期的早晚取决于农业政策 D.一个生产周期至少为8个月
【小题2】该作物处于开花期时,正值
A.赤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中国东北平原昼长夜短 D.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气压带,⑤⑥⑦表示风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③气压带是

A.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B.南半球极地高气压带
C.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D.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小题2】下面四幅图中和如图中甲处气候特点最接近的

【小题3】有关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低气压带—冷暖空气相遇形成
B.⑤—低纬信风带—东南风
C.②—高气压带—空气冷却下沉形成
D.⑥—中纬西风带—西南风
【小题4】当图中④地周围出现极夜时,下列地理现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武汉梅雨 B.南京伏旱 C.北京寒潮 D.哈尔滨洪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中正确的是:

A.①比②风速大B.②比④气温高C.②比③气压低D.①比③云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