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省1997—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减迁出率)的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省常住人口持续减少的年份是

A. 1997-2001 B. 2001-2005 C. 2005-2009 D. 2009-2013

2有关该省1997-2014年人口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 劳动力短缺 B. 人口逐年减少

C. 人口出生率升高 D. 老年人比重上升

【答案】

1C

2D

【解析】

1人口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迁移率,图示该地2005-2009年自然增长率明显低于迁移率,且迁移率为负,即该地外迁人口大于本地自然增长人口量,人口增长率为负,说明人口持续减少。选C正确。

2该省1997-2014年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人口增长趋缓;且2005-2009年大量人口外迁,应是劳动力人口外迁,导致当地人口增长呈负;可判断该省人口增长缓慢且老年人比重大。选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

A.地壳B.地幔C.地核D.软流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中国冬夏季风的进展、进退与副热带高压脊的位移关系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6月份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表明( )

A. 雨带停滞 B. 冬季风势力强盛

C. 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D. 受地形阻挡

2关于锋面雨带位置与我国区域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雨带位于①时,华北平原干旱缺水 B. 雨带位于②时,黄河流域进入汛期

C. 雨带位于③时,渤海沿岸台风活跃 D. 雨带位于④时,东南沿海多沙尘天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长达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的经济发展翘楚中华。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图为沪宁杭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

(1)“水巷小桥多人家尽枕河”(参见图中照片)简析该区域内众多古城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地理原因。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简析隋唐以后扬州成为我国古代著名商都的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服装厂、机械厂、食品加工厂和印染厂集聚在同一工业区内,主要原因是

A. 有利于生产协作 B. 加强彼此间的商贸联系

C. 共用基础设施 D. 共享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下列各题。

【1】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甲

【2】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坡向

【3】乙山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黝黝的污水像原油一样粘稠,令人作呕的恶臭气味扑鼻而来,绵延数公里后才逐渐消散。在连续呕吐了3次、戴上两个口罩后,才感觉稍微好一点。即使如此,恶臭仍刺得人不停流泪,在水塘附近停留了约10分钟,头疼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这是记者在采访腾格里沙漠腹地时所遇到的场景。

我国西部地区有众多沙漠,有些以化工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就建在沙漠腹地,已经对独特的沙漠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分析化工企业造成的沙漠污染难以修复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般认为,位于太平洋板块上的夏威夷群岛是由一个固定不动的岩浆上涌通道所形成的火山喷发而成。下图是夏威夷群岛火山岩年代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太平洋板块的移动方向是

A. 西北→东南 B. 东南→西北 C. 西南→东北 D. 东北→西南

2有关夏威夷岛上①②两地年降水量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 洋流、纬度 B. ①﹤② 纬度、大气环流

C. ①﹥② 洋流、地形 D. ①﹥② 地形、大气环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与交通条件改善,我国居民避寒旅行逐渐增多。根据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取1月平均气温在10 ~22 之间的地区为我国居民适宜避寒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适合我国北方居民旅行观光的适宜避寒区是

A新加坡城市花园景观

B.巴西高原热带草原景观

C.成都平原的都江堰

D.西双版纳热带风光

【2】图中适宜避寒区甲处的纬度位置低于乙处的最主要原因是

A甲处受更严寒的冬季风影响

B.乙处受更暖湿的夏季风影响

C.甲处受暖流影响

D.乙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更显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