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 “北大荒”地区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答案】

1热量条件不足,水源条件不足。

2】南大荒:热带季风气候,水源充足,雨热同期;

西大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生产特点: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地势平坦;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解析】

本题以“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条件,考查农业生产特点及有利条件,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考查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热量、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热量和水源。

(2)考查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南大荒”为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四大荒”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3)考查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和有利条件。“北大荒”地广人稀,农业生产的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大;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地广人稀,利于机械化耕作;国家政策扶持。

(1)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气候: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 地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 市场: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能运输: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政策: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

(2)自然因素的利用改造 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改造不适宜的自然因素,使之适于发展农业。改造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条件,并充分考虑投入和产出比。

(3)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市场需求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此时,A点的区时是

A. 7月8日12时 B. 7月7日24时

C. 7月8日6时 D. 7月8日16时

2此时,北京时间是

A. 7月8日15时 B. 7月8日14时

C. 7月8日20时 D. 7月8日18时

3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

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

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火山灰厚度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陆地分布 B. 火山高度 C. 植被覆盖率 D. 东南信风

2该火山主要喷发物质最可能来自

A. 上地幔顶部 B. 岩石圈上部 C. 内地核 D. 地壳内部

3该火上爆发后

使当地土壤肥力增加影响海洋鱼类的呼吸作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引发当地森林火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东北地区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有( )

A. 高原、平原、山地三类地形单元完整

B. 热量和水分基本可满足一年两熟作物需求

C. 开发较早,人口密度较高

D. 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层较薄

2上图中平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A. 继续强化商品粮基地建设

B. 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C.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

D.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

3上图示区域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区,但目前工业发展缓慢,可采取的有效对策有( )

A. 调整工业结构,重点发展重化工业 B. 优化环境,严格控制工业“三废”的排放

C. 积极吸引外地重化工业转入 D. 鼓励人口迁出,减轻环境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6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哪儿,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呈现怎样的变化,原因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

A. 气候条件优越 B. 矿产资源丰富

C. 水能丰富 D. 干支流交汇处

2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服务功能与丁相同

B. 乙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

C. 丙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甲

D. 丁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 受夏季盛行风影响B. 受沿岸暖流影响

C.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D. 受沿岸寒流影响

2雅典年降水量较里斯本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较低B. 受西风带影响较弱

C. 地势相对较高D. 距地中海较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贝加尔湖湖面每年15月封冻,冰厚可达90厘米,图为贝加尔湖地区等高线图。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贝加尔湖

A. 结冰主要原因是海拔高 B. 湖面中心结冰早于边缘

C. 位于山谷导致冰层深厚 D. 北部的封冻期长于南部

2】贝加尔湖对湖区环境的影响是

A. 结冰时使气温降低 B. 融冰时使气温升高

C. 减小了气温年较差 D. 冰层增加空气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示意我国某地区不同地形的相关资料,下图为该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东南地区

2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开垦历史悠久②地势平坦,便于开垦③人多地少,过度垦殖④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