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中表示三个不同地区农业立体种养模式组图,读图分析回答29——30题:
29、有关三图中农业的立体种养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 )
A、都分布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低洼 B、农业地域类型都属于混合农业
C、在国土治理上都遵循了治水的共同原则 D、都是为了治理土壤盐碱化问题
30、有关这三种立体种养模式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使我国农业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现代化程度高的商品性农业基地
B、实现综合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C、都可以大力发展沼气、小水电、地热、太阳能等新能源,实现能源清洁化
D、正确协调人地关系,建立良性生态循环,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改善生态环境
BC
BD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022
我国疆域辽阔,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特点各异、差别明显。以分区推进的政策思路,在不同经济区域构造各具比较优势的“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整个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正确选择。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司马迁称:“关中之地,……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新唐书》记载:“关中号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故常漕东南之粟。”
材料二 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四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包括沿海地区的辽、冀、鲁、苏、浙、闽、粤、琼、桂、京、津、沪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10个省、市、自治区;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湘、鄂、赣9个省、自治区。
读甲、乙两图,并结合材料四,完成下列要求:
(1)综合分析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综合分析材料二、三,从宋代到明清,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相关史实,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代以来,太湖平原和江汉平原沿长江地区较早地出现了“民族工业”。试根据有关史实,以上述两地沿江的某些城市为例,说明两地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出现较早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4)对应总题干,材料中的关中,二个平原依次分别位于今天的哪
区域经济地带?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述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或正在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在图乙“中国政区图”中用粗实线表示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并将图甲中表示中部经济地带的图例画在右面的方框内。
(6)图甲中的b图没有充分反映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地理教研室 题型:043
材料一 司马迁称:“关中之地,……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新唐书》记载:“关中号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故常漕东南之粟。”
材料二 宋代因太湖平原盛产粮食,故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
材料三 明清时期,江汉平原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输出地,民间俗称“湖广熟,天下足”。
材料四 我国东部经济地带包括沿海地区的辽、冀、鲁、苏、浙、闽、粤、琼、桂、京、津、沪12个省、市、自治区;西部经济地带包括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10个省、市、自治区;中部经济地带包括黑、吉、内蒙古、晋、豫、皖、湘、鄂、赣9个省、自治区。
读甲、乙两图,并结合材料四,完成下列要求:
(1)综合分析材料一、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综合分析材料二、三,从宋代到明清,中国的粮食生产及输出中心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根据相关史实,指出明清时期太湖平原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近代以来,太湖平原和江汉平原沿长江地区较早地出现了“民族工业”。试根据有关史实,以上述两地沿江的某些城市为例,说明两地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出现较早的原因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4)对应总题干,材料中的关中,二个平原依次分别位于今天的哪
区域经济地带?新中国成立以来,上述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或正在取得)什么重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在图乙“中国政区图”中用粗实线表示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并将图甲中表示中部经济地带的图例画在右面的方框内。
(6)图甲中的b图没有充分反映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所具有的交通优势,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6月22日五个不同地点的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空白部分表示白昼),据图完成三题。
(1)五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五地中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是 ( )
A.② B.③ C.④ D.⑤
(3)按纬度由北向南五地的顺序依次是 ( )
A.②③⑤④① B.⑤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⑤ D.⑤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吉林省期末题 题型:材料分析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