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读我国某城市郊区农作物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名称

指标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平均收购价格(/千克)

30

6

4

3

生产成本(/千克)

15

3.5

2

1

运费(/100千克×千米)

5

4

2

3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500

4 000

800

1 500

1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条件 B. 城市分布

C. 交通条件 D. 土壤肥沃

2该郊区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对农地进行征收。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是(  )

A. 花卉地 B. 蔬菜地 C. 稻米地 D. 甘蔗地

【答案】

1B

2B

【解析】考查农业类型与分布,产值简单计算。

1城市市区外围地区,以提供蔬菜、副食品满足城市居民需要为主要目的的农业。一般大、中城市都有近郊和远郊区之分,而其农业生产也有近郊农业和远郊农业之别。前者以生产蔬菜、肉、乳、禽、蛋、水产品、果品、花卉等为主;后者以生产粮食、经济作物等居多。郊区农业一般具有农产品种类多,生产周期短,运输量大,易损耗,集约化程度高,商品量大,商品率高等特点,主要供给本城市。可见影响郊区农业的主要因素是消费市场,即城市分布故选B。

2本题计算一下四种农作物的年利润即可。假设运输距离相同都为1km,年利润=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产量-生产成本(元/千克)*产量-运费(元/100千克×千米)*产量/100,经过计算如下花卉单位面积的年利润:500×(30-15-0.05)=7475元;蔬菜单位面积的年利润:4000×(6-3.5-0.04)=9840元;稻米的年利润:800×(4-2-0.02)=1584元;甘蔗的年利润:1500×(3-1-0.03)=2955元。由比较可知,蔬菜的年利润最高,征收土地时补偿应最高。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水葫芦是世界十大恶性入侵杂草之一,对入侵地区危害较大。水葫芦学名凤眼莲,是原产于巴西的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多生长在海拔200-1500米的水瑭、沟渠及江河等水域中,通过人为引种和河水流性进行传播扩散,繁殖能力极强,6天内生长面积可扩展一倍,任其发展,短时就将布满水面,密度过大就会发生腐烂。20世纪30年代水葫芦作为花卉被引入我国,后又作为猪饲料在我国蔓延,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的19个省市,重庆市嘉陵江是水葫芦入侵的重灾区。

分析水葫芦过度繁殖对嘉陵江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有利条件是(  )

A.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 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 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  )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两大新亮点,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 (  )

A. 先污染,后治理 B. 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同步进行

C. 认识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注意保护 D. 注重环境保护,达到人类与环境的统一

2按照可持续发展观的要求,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可以解决的两大难题是 (  )

①人口膨胀 ②生态恶化 ③资源超常规利用 ④经济超常规增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进一步了解地球内部结构,我国率先利用水中激发的气枪震源作为陆地地壳结构探测和介质变化监测的人工震源,实施“地下明灯”计划。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可探测深达60千米的地下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气枪震源激发的信号最深能探测到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2“地下明灯”计划主要应用的领域是

A. 土地利用规划 B. 地壳运动监测 C. 矿产资源勘探 D. 土壤肥力调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划分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B. 引导人口有序流动

C. 有计划地施加影响,使其趋于一致

D. 划定区域的界线,明确区域的归属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定的政治地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区域内部的特征和区域之间的特征分别是

A. 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 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 差异性和整体性 D. 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居民对野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许多城郊农民纷纷在自家地里种植野菜,但种植的野菜产量不高。之后,他们在自家地上建起塑料大棚,结果产量大增。现在利用塑料大棚种植野菜已成为时下城郊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回答下面小题。

1】【1将野菜移栽到塑料大棚,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A. 热量条件 B. 光照条件 C. 土壤条件 D. 水分条件

2】【2在市场上野菜的价格曾一度高于猪肉的价格。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 市场距离远近 B. 市场需求变化

C. 交通运输技术的提高 D. 政府政策的优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城市蔓延”是指城市化地区失控扩展与蔓延的现象,它使原来主要集中在中心区的城市活动扩散到城市外围,城市形态呈现出分散、低密度、区域功能单一和依赖汽车交通的特点,即由于城市远郊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所带来的新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国家中,“城市蔓延”现象普遍存在的是(   )

A. 中国 B. 日本 C. 美国 D. 新加坡

2“城市蔓延”产生的不利影响包括(   )

A. 提高公共服务设施利用水平 B. 居民居住条件恶劣 ’

C. 加剧了城市中心区的衰败 D. 土地利用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生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瓷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2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