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地区,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面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
资料1:
表一 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时间(年)
人口
(×104人)
耕地
(×104hm2)
人均耕地
(hm2/人)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4.245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资料2:
表二 本地区现有耕地分类状况(×104hm2)
 
水田
水浇地
沟川地
平坡地
缓坡地
陡坡地
急坡地
其他
合计
河川阶地
0.01
0.1
1.12
0.22
0.28
0.01
 
0.37
2.11
丘陵沟壑
 
0.01
0.63
2.4
6.06
1.93
0.29
0.45
11.77
土石山区
 
 
0.41
1.21
2.9
2.26
1.27
0.14
8.19
小  计
0.01
0.11
2.16
3.83
9.24
4.2
1.56
0.96
22.07
 
分析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是———————————— (2分)
(2)从地貌类型来看,该地区主要是      ;从耕地类型来看,该地区较为平缓的耕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沟川地、平坡地、缓坡地)约占整个耕地比重的  %。(2分)
(3)从土地开发的时间来看,该地区开始开垦丘陵陡坡地的时间约为    。(2分)
A.1465~1736年           B.1736~1875年
C.1875~1911年           D.1911~1983年
(4)指出该地区人地关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并为改变这种局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和措施。(4分)

(1)从总体看,人口增长,耕地面积扩大,人均耕地面积减小。(2)丘陵   69.55
(3)B    (4)问题: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耕地增长速度,人口与耕地矛盾尖锐,人口增长、扩大粮食生产、毁林开荒导致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进入恶性循环。
对策与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退耕还林,植树种草;开展多种经营,提高单产等。

解析试题分析:(1)直接结合表一数据分析即可。(2)由表二数据分析可知丘陵沟壑区的耕地为 11.77×104hm2,即所占比重最大,故该区地貌主要为丘陵。(3)开垦丘陵陡坡地使得该地区耕地面积陡然增加,故对应的时间约为 1736~1875年。(4)可结合(1)题分析,从人口增长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进而分析人地关系问题,对策主要针对原因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影响和资料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并能结合该地区耕地面积扩大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内容分析,注意从资料中比较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本地区“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的演变”开展了大量实地调查工作。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首先是在平原、河川地区,一般来讲,只有当人口增长到某一临界值,平原土地资源不足时,才开始向坡地、丘陵、山区发展。下列是他们调查的一些资料数据。分析这些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表1六百余年来本地区人口与耕地的发展状况

时间(年)

人口(104人)

耕地(104hm2)

人均耕地(hm2/人)

1368

6.693

4.151

0.62

1403

6.661

4.245

0.637

1465

9.497

4.245

0.447

1736

21.599

7.481

0.346

1875

32.724

17.25

0.527

1911

29.157

18.466

0.633

1983

49.86

20.36

0.408

1996

54.63

22.07

0.4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

材料回答问题。

信息材料:该地区景观及气候资料图。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3)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

据以上材料,试简述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8分)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思路见图

材料二 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人均年收入不到200元。,
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概述甲、乙两地地貌的成因。(2分)
(2)请简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3分)
(3)根据以上材料,研究性学习小组提出了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建议,你认为这些建议应包括哪些具体措施?(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下图是某城市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周边地区实地考察后绘制的某城所在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描述该地区聚落分布的特征。(5分)

(2)随着A城市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在不断扩大。结合图中信息,比较分析A城市往a、b两个方向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某学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我国沿海某地区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性学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研究思路:

信息材料:该地区景观及气候资料图(图10和图11)。

(1)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4分)

(2)与我国东北地区相比,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 (2分)

(3) 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考察时发现,该地区面临的最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根据材料,简述解决该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措施。(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