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下表反映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类型的关系。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生活类型

富裕型

小康型

宽裕型

温饱型

可承载人口(万人)

85358

93894

104330

117370


(1)由上表可以看出( )
A.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
B.土地人口承载力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
C.生活消费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土地人口承载力与生活消费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
(2)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是( )
①控制人口数量 ②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人们消费水平 ④提高对外开放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1)A
(2)C
【解析】(1)由上表可以看出,土地人口承载力具有相对确定性,土地人口承载力不一定小于土地的人口合理容量,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A正确。(2)提高资源利用率、提高对外开放程度可以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们消费水平不是提高我国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正确途径,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1)A(2)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黎举行,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该协定将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作出安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①大量使用制冷设备②大量砍伐森林 ③过度排放酸性气体④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2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 全球各地区气温均上升 B. 全球各地区降水量减少

C. 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D. 全球极端天气频率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全球气候变暖对工业影响的具体表现是(

A. 温度升高能使工业生产过程中降低能源的消耗

B. 温度升高导致太阳能丰富,太阳能发电可以解决全球能源不足的问题

C. 温度升高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也明显减少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D. 温度升高使节水节能技术、耐高温耐干旱的培育技术等获得广阔的市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浙江某地选用两块相邻耕地进行农业生产比较实验,一块建设成大棚,一块为一般耕地,种植相同农作物,并同样精耕细作,结果大棚农业产量较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大棚农业产量较高的自然原因是

A. 土壤肥力高 B. 太阳能利用率高 C. 农业投入大 D. 天气好

2大棚农业对下列自然灾害防御效果相对较好的是

A. 洪灾 B. 旱灾 C. 寒潮 D. 地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煤(即煤炭主要用于发电)占煤炭消费的比重是衡量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一个标准,发电厂可以集中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污染,避免煤炭散烧造成的超标排放。下表为世界主要国家电煤比重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国家或地区

中国

美国

欧盟

俄罗斯

世界

电煤比重(%)

51

93

82

64

78

1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煤炭属于(  )

A. 气候资源 B. 可再生资源 C. 矿产资源 D. 非可再生资源

2提高电煤比重,有利于(  )

A. 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总量 B. 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

C. 减少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 D. 增加煤炭消费的总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全球变暖”已经被人们广泛关注,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云层变厚,能够直接到达地球表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引起“全球变暖”和“全球变暗”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 太阳辐射能力在减弱 B.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C. 火山喷发产生的火山灰 D. 沙尘暴肆虐全球

2“全球变暖”将导致多方面的变化,下列变化不可能的是(

A. 海平面上升 B. 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事件增加

C. 冰川覆盖面积扩大 D.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A. 两极地区的极光 B. 地球内部温度不断升高

C. 地热能发电 D.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经核定,2012年我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9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4 185.5亿元(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材料充分反映了(  )

A. 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B. 人类以各种行为来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C. 人类通过生态建设,可以增加环境的稳定性

D. 自然灾害可造成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可以对地面状况施加影响从而改造局部地区环境,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B. 人类是最活跃的受灾体,能以各种行为影响其他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C. 社会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往往受灾严重,“放大”灾害效应

D.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影响人类的灾害种类不断增多,影响范围也在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浙江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岛屿众多,鱼类资源丰富。但近年来,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为此,我国政府采取相应措施,促进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 石油污染的结果

C. 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 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2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 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 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 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 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 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 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 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4当前,世界各国协调人地关系,大多是从哪项措施着手

A. 控制城市规模 B. 控制人口规模 C. 控制经济规模 D. 控制污染排放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