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中S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沼泽,并发育有大面积的沼泽土,图2为该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在以前,沼泽往往被人们看作“荒”,是“不毛之地”。农业利用上需要经过一定的治理:通常修建纵横交错的河道,使其形成交织的水网,与塘、井、水库等形成河网水系,同时还要修筑台田。经过50多年的开垦,S地由“不毛之地”变成著名的“大粮仓”。
(1)试分析S地区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原因。
(2)从影响土壤肥力因素看,S地区的土壤在治理中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3)简述S地区在治“荒”中采取的措施的作用。
(4)三江平原停止开发并加以保护,通过类比说明洞庭湖地区为什么从“围湖造田”到“退田还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____,在40°N高山上该带分布的最大高度大约为________米。
(3)图乙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A处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乙B处自然带名称为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带⑤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________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2011学年福建省高三12月月考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自然带名称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
(2)自然带②在南半球是否有分布________,在40°N高山上该带分布的最大高度大约为________米。
(3)图乙是沿46°S作的地形剖面图,图中A处的自然带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序号)自然带相符,图乙B处自然带名称为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自然带⑤在________洲分布最广,自然带④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陆东部的________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中S分布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并发育有大面积的沼泽土,图2为该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在以前,沼泽往往被人们看做“荒”,是“不毛之地”。农业利用上需要经过一定的治理:通常修建纵横交错的河道,使其形成交织的水网,与塘、井、水库等形成河网水系,同时还要修筑台田。经过50多年的开垦,S地由“不毛之地”变成著名的大“粮仓”。
(1)试分析S地区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原因。
(2)从影响土壤肥力因素看,S地区的土壤在治理中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
(3)简述S地在治“荒”中采用的措施在减灾和农业综合发展中的作用。
(4)该区域在由“荒”变“粮仓”的过程中也造成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近几年,人们逐渐停止了S地区的农垦。试分析农垦可能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停止农垦的生态意义。
(5)D地区是开发了近50年的重要能源生产基地,目前该基地,目前该基地在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图5中S分布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并发育有大面积的沼泽士,图6为该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在以前,沼泽往往被人们看作“荒”,是“不毛之地”。农业利用上需要经过一定的治理:通常修建纵横交错的河道,使其形成交织的水网,与塘、井、水库等形成河网水系,同时还要修筑台田。经过50多年的开垦,S地由“不毛之地”变成著名的大“粮仓”。
|
(1)试分析S地区大面积沼泽形成的原因。(6分)
(2)从影响土壤肥力因素看,简析S地区的土壤在治理中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2分)
(3)简述S地在治“荒”中采用的措施在减灾和农业综合发展中的作用。(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