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洋流及其成因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 日本暖流——风海流B. 北大西洋暖流——密度流
C. 加利福尼亚寒流——补偿流D. 西风漂流——上升流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年均温低蒸发弱 B. 山地降水丰富
C. 积雪融水丰富 D.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2】该沙漠地区稳定的积雪覆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 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 B. 反射太阳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 抑制风沙活动,减少初春扬尘 D. 增加土壤湿度,减少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某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承载密度之比)及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题。
该省区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矿产丰富,经济发达
B. 耕地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
C. 资源丰富,消费水平低
D. 经济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据图中信息判断( )
A. 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
B.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C. 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
D. “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2月6日,王总早餐后,搭乘凯撒包机前往南美小城乌斯怀亚(Ushuaia),也称“世界尽头”。乌斯怀亚依山傍水,郁郁葱葱的山坡和巍峨洁白的雪山交相辉映,色调不同的各种建筑坐落在波光粼粼的比格尔水道(海峡)和青山(森林)白雪(冰川)之间,水道对岸智利境内的雪山也历历在目,构成一幅绝美的图画。下图示意乌斯怀亚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季节,在乌斯怀亚用太阳确定方位,结果正确的是
A. 日出,正东 B. 日落,正西 C. 正午,正北 D. 正午,正南
【2】乌斯怀亚周围山坡上的森林属于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温带常绿阔叶林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比格尔水道波光粼粼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西风带 B. 受极地高压控制
C. 海峡的狭管效应明显 D. 地处背风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城市地形与交通线路图”,利用城市功能分区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交通网来判断: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是中心商务区的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城市工业区移动的趋势看,B地与C地比较,____地更适于新建稍具规模的工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地和D地的住宅区,________地为高级住宅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是低级住宅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城市化的影响而使城市气候呈现出所谓的“多岛效应”,即“热岛”“湿岛”“干岛”“雨岛”“混浊岛”……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1)图中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讨论中,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增加生态林面积,来改善市区绿地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你认为此做法是否合理,并简要说明依据。
(3)试解释城市被称为“混浊岛”的原因。
(4)根据图文材料,选择“多岛效应”中的某一项作为主题,就这一主题进行研究,并补充完成基本研究思路。
①认识什么是_______→②讨论_______给城市带来的影响→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图和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东北地区有辽阔的土地、浩瀚的森林。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吸引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向这里迁移和流动。明清时期,更多农民来此开荒种地并定居下来。移民主要来自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省,尤以山东人最多。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入迁现象,称为“闯关东”。
材料2:19世纪中期,我国人口突破4亿大关,面对沉重的人口压力,清政府被迫开放长期封禁的东北山林、草原,由此引发了更大规模的移民洪流。1897~1911年,东北地区人口由570多万猛增到1800 多万,年平均增长率高达7.5%。到1933年,该地区人口已迭2910万,成为当时全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材料3:自古以来经济差距是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直到1978年,黑龙江省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还比山东省高出2/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缝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 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1)自古以来山东人“闯关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人口迁移出现“雁南飞”现象?
(3)简述“雁南飞”现象对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