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假设某城市坐落在一组由背斜和向斜构成的地质构造上,若该城市打算修地铁,单考虑地质构造,位置应选择在( )
A.向斜中心处
B.背斜中心处
C.向斜与背斜的过渡处
D.向斜或背斜的一侧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的相关知识。背斜中心处可以利用其原有的拱形构造修建地铁,比较安全。向斜是储水构造,在此修建地铁易发生透水事故。故答案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常常影响着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不同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甲、乙两地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 云贵高原、成都平原 B.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 D. 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

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所处地形类型不同 B. 所属气候类型不同

C. 所处海陆位置不同 D. 所处纬度位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2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A.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 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 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 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属于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改变的是( )
①围湖造田 ②植树造林 ③填海造陆 ④修筑梯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下图是巢湖流域各县(市)大雾频率和水系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下列县市大雾频率相差最大的是

A.含山与无为

B.巢湖与庐江

C.庐江与肥西

D.肥东与舒城

【2】巢湖市大雾频率明显小于周边县(市)的原因是

A.夜间湖面温度高,水汽不易凝结

B.湖面风力作用小,雾不容易形成

C.湖区水汽浓度低,雾不容易形成

D.湖陆风使湖区水汽扩散到周边地区

【3】近年来,巢湖地区的大雾频率明显增加,其原因可能是

A.气候变暖

B.植被覆盖率下降

C.湖泊面积减小

D.大气污染加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12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1月牙泉附近出现的绿洲体现了(  )

A.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 垂直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2】【2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  )

A. 弱、 B. 强、 C. 强、 D. 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区域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1965年至2045年,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由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的转折点是(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2)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区域可能是( )
A.日本
B.法国
C.中国
D.印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的人口流动可以分为县内、县际—省内、省际三种,读中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图,完成下列问题。

(1)2000—2010年间( )
A.县内流动比重中部增长最快
B.省际人口流动比重东部降低最多
C.省际人口流动量中部基本无变化
D.西部的省际人口流动比重有所降低
(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结构的空间差异,理解正确的是( )
A.县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化
B.目前我国省际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
C.大学生跨省求学会增加县内人口流动比重
D.二孩政策一定会促进省际人口流动比重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下题.

(1)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
(2)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
(3)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
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