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图为某城市常住人口数量增长率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1.M地区布局的主要功能区为


  1. A.
    工业区
  2. B.
    商业区
  3. C.
    住宅区
  4. D.
    绿化区

2.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1. A.
    规模的大小
  2. B.
    重要的程度
  3. C.
    付出租金的高低
  4. D.
    政府的决策

3.关于该城市中心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最可能是


  1. A.
    城市交通的发展
  2. B.
    市中心地价上涨
  3. C.
    城市环境恶化
  4. D.
    市中心经济萎缩
1. C
2. C
3. D
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根据图示图中M地人口增长率最高,应为住宅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商业在市中心的付租能力较高,随着距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大,付租能力降低迅速。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3.城市中心区人口负增长与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有关,与城市交通的发展,市中心地价上涨,城市环境恶化有关。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江苏省仪征中学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


【小题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小题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2014学年重庆万州区高三一诊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近年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下列左图为我国西部某人口大省的人口数据统计图。负担系数(扶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力人口数(儿童、老年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比值越大,人口的经济压力越大。图为该省5县(市)的人口构成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目前:该省人口增长接近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模式

B.目前,该省人口增长仍处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模式

C.十年来,该省人口密度大幅度降低

D.十年来,该省城市人口数量增长了50%以上

2.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大量移民外迁

C.该省行政区域缩小           D.外出务工人员增加

3.上图所示的该省5个县(市)中,人口经济压力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A.①和②    B. ①和④    C.③和④    D.④和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届江苏省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8~9题。

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浙江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1、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2~3题。

  

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1、表2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3~4题。

表2

年份

(年)

常住人口

(万人)

人口

性别比

户均人口数

(人)

农村人口比重

(%)

2000

358.30

100.58

3.38

62.03

2010

450.17

101.65

2.88

46.67

3.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4.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B.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C.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D.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