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原住居民仅3万人,而每周游船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显然大大超过了旅游极限容量,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和生物的正常生活。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飞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当地居民和动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
A. 破坏冻土 B. 对当地传统社区文化的冲击
C. 水土流失 D. 采挖珊瑚礁
2.结合材料,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发展旅游业一般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②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有意破坏造成的
③ 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
④ 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北省衡水市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顺序是 (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2.黄河站位于长城站的 ( )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夏至日,以下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 海口 B. 上海 C. 北京 D. 漠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英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我国西北地区海拔高,地势高低起伏,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大部分为荒漠,是目前我国沙尘暴的发源地。西北地区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但人口只占全国的4%,同时西北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面积广大,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应该很大
B. 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植被为荒漠,气候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C. 地势起伏,交通不便利,地形成为环境承载力小的关键因素
D. 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它是环境承载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
2.有关西北地区合理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人口容量小,既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B. 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于经济发展落后
C. 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D. 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合理人口容量会永远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英文学校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2005—2030年不同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到2030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
A.58%、23% B.19%、23%
C.23%、19% D.19%、58%
2.国家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新政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口容量增大
B.短期内出现人口大幅度增长的现象
C.养老压力增大
D.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河南省英文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新) 题型:选择题
专家认为,旅游景观的欣赏尤其需要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有感而发写出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欣赏诗文完成19~20题。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下面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合理的是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
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
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
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丙丁
2.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
B.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沉积岩
C.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大理岩
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摩洛哥进入撒哈拉沙漠的边缘地带,伊格瑟比露营地的沙丘引人入胜。图1为这一地区某绿洲(深灰色部分),表示聚落、双线为河流、虚线为Khettaras,,两侧为山区;图2为Khettaras的卫星照片和地面景观照片。
(1)简述图中绿洲聚落的分布特点。
(2)Khettaras,这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设施,与当地地形密切相关,而且是当地聚落重要组成部分。从图中该设施空间分布规律推断Khettaras,对聚落发挥的功能。
(3)有千年历史的Khettaras,设施和当地典型的沙丘地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从保护Khettaras,设施的角度分析该国是否应对进入该地区的游客数量进行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皖电东送是我国首条同塔双回路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到达上海,线路全长656 km,共有1421座铁塔。该工程于2007年正式开工,2013年9月25日投入正式运行。皖电东送即利用淮南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强煤电基地建设,变输煤为输电,使淮南成为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皖电东送工程在近200 m高空成功完成了淮河大跨越施工,再次实现了我国电网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1)请对淮南地区“变输煤为输电”战略进行评价。
(2)皖电东送对上海有哪些重要影响?
(3)借皖电东送这一契机,淮南如何“攀上海高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摩洛哥地处非洲西北角,其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磷矿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近年,该国拦坝蓄水,兴修水利;引进外资,创办免税工业园;开发矿产,发展民族工业,使国民生产总值稳步提高。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二:摩洛哥区域图
(1)摩洛哥毗邻撒哈拉沙漠,但却有“烈日下的清凉国土”的美誉,试分析乙地“清凉”的原因?
(2)请从气候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近年来摩洛哥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因。
(3)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布局的有利区位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