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的年降水量和年平均等温线图,是其区域部分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

材料 中国与南非经济互补性强。据国际在线报道,近年来南非和中国双边贸易大幅增长,2012年中国已成为南非最大贸易伙伴。中国超过美国、日本、德国和印度,成为南非的最大出口国。南非对中国出口货物主要是铁矿砂及其精矿、钻石、钢材等,同时,中国也是南非最大的进口国。南非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服装及辅料、高新技术产品、纺织纱线和鞋类等商品。
(1)简述中国与南非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地理意义。(8分)
(2)图中大陆西侧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其中离岸风对渔场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试简述其形成过程。(8分)
(3)根据图示信息描述图8中甲河流R至河口段的水文特征。(6分)

(1)对于中国的意义:获得南非丰富的铁矿石、钻石的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南非市场。对南非的意义:可以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获得丰富廉价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离岸风吹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鱼类增多形成渔场。
(3)流量小,无结冰期,落差大,流速快,流量季节变化大。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是根据中国和南非本身的国情来分析。南非的优势资源丰富,市场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中国优势是资金和技术。双方刚好可以互利共赢优势互补。获得南非丰富的铁矿石、钻石的资源,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南非市场。对南非的意义:可以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获得丰富廉价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本题考查基本知识。秘鲁渔场的形成(上升流)。离岸风吹拂海水离岸而去,下层海水上泛,将营养盐类带到海水表层,浮游生物增多饵料丰富。鱼类增多形成渔场。
(3)位于中低纬度,无结冰期,气候干燥,流量小,海拔高,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流量季节变化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中涉及地区最广泛的是()
A.“三北”防护林工程
B.小浪底工程
C.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D.黄河治理工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1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2)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近10年来,土默川平原实施退耕还草工程,使这一地区成为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核心奶源基地。
(3)分析产生这一转变的社会经济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1)近两年,两区域都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关于其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计划生育的政策长期实施,我国劳动力市场已经出现供给短缺
B.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到经济相对落后地区,许多民工在当地便可以就业
C.由于两地生活成本高,民工更愿意到生活成本低、相对工资高的地方工作
D.两地企业应在提升工资的同时,加强人性化管理,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E.两地企业应有意识地向技术、资金密集的行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3)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4)简述B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对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在能源消费需求变化和资源流动规模变化的共同作用下,区域能源供应的平均运输距离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区域能源供应的空间格局基本变化特征。下图为中国1980年和2006年矿物能源供应距离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反映我国 
A.能源资源流动规模缩小B.国际原油进口规模扩大 
C.国内能源自给水平提高D.石油已成为第一大能源
小题2:针对我国能源供应距离的变化,首要解决的问题是 
A.能源消费结构B.能源利用效率C.能源运输安全D.能源勘探强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距青岛市107公里。规划建设2台125万千瓦核电机组,首台计划于2014年5月投产发电,届时年发电量将达175亿千瓦时,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①核能资源丰富 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 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开发利用核能资源的主要优点是
A.清洁,为山东半岛良好的生态环境提供保障
B.投资成本低廉
C.技术先进
D.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小题3: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A.地热B.天然气C.风能D.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乙醇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燃料。下图为柴油、汽油与乙醇成本的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5年由下列原料生产的乙醇,其成本与柴油、汽油相当的是
A.甘蔗B.玉米C.甜菜D.小麦
小题2:2030年乙醇
①可以完全替代化石燃料    ②大量使用利于减轻大气污染 
③生产成本因科技发展而降低 ④大规模使用会引发经济危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冬季
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势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均衡性
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小题2: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主要原因有( )
A.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
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2000年与2007年能源消费结构图,回答问题。

小题1:通过两图的对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我国石油的消费量在减少
B.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增加
C.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D.洁净能源的比重在上升
小题2: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对山西能源基地的影响表现为
A.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B.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
C.提高了煤炭的开采水平
D.提高了煤炭的经济效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