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几内亚比绍共和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以水稻种植为主。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几内亚比绍示意图(单位:m)及其首都比绍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近年,我国与几内亚比绍合作频繁,中方派遣技术人员,在几内亚比绍进行水稻种植技术培训、示范和大田推广,使当地水稻单产大幅提高。

(1)描述比绍气温最高月出现的月份,并分析原因。

(2)夏季该地吹西南风,给该地带来丰富降水,试分析西南风的形成。

(3)分析影响该国水稻种植不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汕头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我国部分城市2015年11月2日至8日的最高气温曲线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示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A.3日冷空气开始影响北京、沈阳等地 B.沈阳、北京可能有雨雪天气

C.该时段内,南京的天气变化最剧烈 D.该时段内,广州有一次明显的降温过程

2.8日,沈阳市出现重度雾霾天气,据图推测主要原因是

A.冷锋过境前,扬起沙尘增多 B.秸秆燃烧时,烟尘浓度增大

C.暖锋过境后,悬浮颗粒物增多 D.供暖燃煤多,烟尘排放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西藏山南第二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迹,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原住居民仅3万人,而每周游船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显然大大超过了旅游极限容量,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和生物的正常生活。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飞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当地居民和动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环北冰洋地区旅游开发中的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

A. 破坏冻土 B. 对当地传统社区文化的冲击

C. 水土流失 D. 采挖珊瑚礁

2.结合材料,有关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发展旅游业一般会对背景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② 旅游活动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旅游者有意破坏造成的

③ 为了保护良好的环境,应该限制发展旅游业

④ 旅游活动中带来的污染,对当地居民和旅游者都有危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6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26个城市。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1.对图中城市等级及服务职能叙述正确的是

A.体系复杂,等级较多 B.等级最高的中心城市是上海市和南京市

C.杭州市的服务范围涵盖了南京市 D.盐城与南通的等级相同

2.长三角城市群建成全球一流的世界级城市群具备的独特优势区位条件有

A.经济最发达 B.城市化水平高

C.农业基础雄厚 D.人口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东非高原游牧路线示意图及线路中两地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

1.游牧至甲地的适宜时间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形成基塔莱和多多马雨季降水的共同影响因素是

A.赤道低压带 B.信风带 C.地形 D.暖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南极半岛附近区域图(下图),图中四个箭头,能够正确表示P地主导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及“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

A.绿化带高度过低,不能发挥隔离车辆作用

B.排水设施过多,使绿化面积大大减少

C.裸露地面铺设砂石易造成扬沙天气并堵塞下水管道

D.下凹式绿化带利于雨水收集,减少内涝

2.关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与“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模式都增加了水资源利用率 B.前者可增加城市大气降水

C.下雨时,后者的地表径流量更少 D.后者可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2013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收获进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相比,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地区因受地形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最显著

B.乙地区因受季风影响,降水季节差异最显著

C.丙地区位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南北差异最为显著

D.丁地区位于气候过渡带,自然环境的东西差异最为显著

2.影响图中各地区冬小麦收获进度的主导因素是

A.季风雨带的推移 B.光照条件的差异

C.热量条件的差异 D.土壤肥力的高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二下期末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

A. 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 图②中部为天山山脉,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 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 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