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边疆,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省会昆明被称为“春城”。云南境内地势高差悬殊,气候类型多样,山川河谷相间,形成许多著名的旅游景观。著名的旅游景点有千姿百态的路南石林,湖面广阔、烟波浩淼的滇池,热带风光绮丽的西双版纳等,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成为一个民俗民风的大观园。近年还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建起了遐迩闻名的“世界园艺博览园”。?
(1)路南石林属于典型的_________地貌,这种景观宜_________观赏;西双版纳有_________景观,观赏时要注意领略这里_________;滇池属于自然景观中的_________景观,其观赏宜_________;世博园是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_。?
(2)昆明市建“世博园”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3)“泼水节”不是一种文化,而是一种文化景观。这样表述对吗?为什么???????
(4)西南地区的“吊脚楼”是一种( )?
A.精神文明
B.文化系统?
C.物质文化
D.文化景观?
“吊脚楼”反映了_________的影响。?
(5)云南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喀斯特 置身其中 人文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水文 登高眺望 人文景观?
(2)①昆明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四季如春,素有“春城”之誉;②昆明是云南省会,地区接待能力强;③昆明又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国际航空港,近年来兴建的南昆铁路使其与北部湾沿海连通,并且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故其交通通达性强;④昆明所在云南省有“植物王国”“民族大观园”之称,又有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好。?
(3)不对。文化景观具有空间性、时代性和功能性三大特点。“泼水节”因其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具有稳定性或固定性,所以“泼水节”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不是文化景观。?
(4)CD 自然环境?
(5)保护旅游资源和背景景观?
本题综合考查旅游资源及其欣赏、环保、文化及文化景观的概念等知识点。解题关键有以下几点。?
①要正确辨别旅游资源按属性的分类,把握各种旅游资源欣赏要领。自然景观中地貌处于相对重要的地位,而喀斯特地貌在旅游景点中很多,所以本题一开始便涉及,并考查旅游资源的分类掌握状况。?
②要能结合实际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并且从中认识旅游活动中人地关系的协调。?
③要正确区别文化、文化景观、文化系统的概念,理解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④云南的傣家高脚竹楼,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不同的地理环境下,人们因地制宜,形成一定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各地的风土人情就是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协调统一的产物。云南自然环境气候湿热,地处热带地区,多竹林分布,高脚竹楼建筑形式起到防潮、防虫、防洪、凉爽、通风作用;且竹楼属于物质文化景观。?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4全国各省市高考模拟试题汇编·地理 题型:0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2002年共有32支球队进入了在日本、韩国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这不仅是体育界的盛会也是文化交流的盛会。
带来中美洲文化的球队是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题型:0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4)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5)
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对照图5,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江苏省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题型: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l8日联合国全球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A城市)举行。
材料二丹麦位置示意图(图4)和大气受热过程图(图5)
1.近百年来,丹麦气候变化的主要趋势是
A.气温变暖,降水变少 B.气温降低,降水变多
C.气温变暖,降水变多 D.气温降低,降水变少
2.对照图5,丹麦气温的变化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 D.④增强
3.面对当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人类应该
①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②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④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