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区域地层剖面图,图中数码①—⑦代表岩层,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岩层①、④、⑤、⑥从新到老的是
A.①④⑤⑥ | B.⑥⑤④① | C.⑥①⑤④ | D.①⑤④⑥ |
A.侵蚀、沉积、断层、沉积、侵蚀、沉积 |
B.沉积、侵蚀、沉积、断层、侵蚀、沉积 |
C.断层、侵蚀、沉积、侵蚀、沉积、沉积 |
D.沉积、侵蚀、断层、沉积、侵蚀、沉积 |
【小题1】C
【小题2】B
解析试题分析:
【小题1】在沉积岩层的形成关系中,总是先形成的沉积岩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岩层在上面。如果岩层有被切断的现象,则是后形成的岩层将先形成的岩层切断。因此可以判断沉积岩层中④在⑤的下面,所以形成的早,岩层①将岩层④⑤都切断了,说明①是后来侵入形成的,应该是侵入岩。①的顶部有岩层缺失,说明形成后被侵蚀过,⑥岩层沉积在上面,且没有被①侵入的痕迹,说明⑥形成在①形成后。所以四个岩层由新到老的关系是⑥①⑤④,C对。A、B、D错。
【小题2】读图,根据左侧最下面岩层沉积的最早,岩层表面并不是平面,推测有侵蚀作用,侵蚀面上面有相同的沉积层,说明侵蚀后发生了沉积作用。被侵蚀的最下层岩层和上面后来没种的三个岩层并不连续,说明后来又有断层形成。断层上出现后又有一个比较平整的平面,说明再次被外力侵蚀然后又有了沉积层形成。沉积层此后又形成三个岩层,再有岩浆入侵,形成了侵入岩。所以岩浆岩形成之前的地质演变过程是沉积、侵蚀、沉积、断层、侵蚀、沉积。B对。A、C、D错。
考点:该题考查岩层的新老关系,地质构造。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下图,完成下题。
形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人们把黄昏的余晖与黎明的曙光相接的现象叫“白夜”。图中弧线BAC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白夜”出现时,虽然夜晚不见太阳,但天空仍是朦朦亮的,其主要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吸收作用 | B.散射作用 | C.逆辐射作用 | D.反射作用 |
A.AB弧为晨线的一段 |
B.AC弧上各地时间均为6∶00 |
C.我国各地均昼长夜短 |
D.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纳米布沙漠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纳米布沙漠沿海岸线向北延伸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 B.降水 | C.大气环流 | D.洋流 |
A.寒暖流交汇,鱼类饵料丰富 |
B.入海河流带来大量泥沙 |
C.上升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 |
D.东南信风带来大量鱼类饵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中四地为中国重要的航天基地,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四个航天基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转线速度④地大于①地 |
B.自转角速度②地大于①地 |
C.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②地大于③地 |
D.③地随地球自转一周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观察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虚线圆圈表示极圈,晨昏线此刻正好与该虚线圆圈相切,相邻经线间经度差相同。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于①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昼长24小时 | B.此刻地方时为正午12时 |
C.太阳即将在1小时后升起 | D.经度为150°E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9月24日19时29分在巴基斯坦发生7.8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震中为北纬27.5°,东经65.6°。地震发生时,在震中西南约500千米的瓜达尔地区海岸外约600米的阿拉伯海中出现一个盾状小岛。据推测,这座小岛会在一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消失。读图回答下列
问题。
【小题1】巴基斯坦多地震,这是因为当地位于
A.地壳较薄的地区 |
B.地壳比较薄弱的地区 |
C.地形崎岖多山地的地区 |
D.板块张裂地区 |
A.此次地震中地球内能释放带呈东北西南走向 |
B.该岛是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而形成 |
C.该岛是火山喷发、岩浆冷凝形成 |
D.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很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流示意图”,图中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1月和7月的河面宽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河及其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水循环最活跃 |
B.河流径流与气温呈正相关 |
C.7月河流输沙量大 |
D.流域内植被以针叶林为主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