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公元前28年(即汉成帝河平元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题.
(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大气层之外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欧洲局部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北部地区海岸线的主要特征是_____,造成其主要的外力作用是_____。乙处位于板块_____边界,地壳运动活跃。
(2)图中虚线是1月0℃等温线的一部分,影响其走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
(3)图中甲丙沿线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有_____、混合农业、_____。
(4)甲地降水比乙地更多,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两半岛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分析P、Q两地气候的异同点及其成因。
(2)甲乙两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什么?简要评价两地发展粮食作物生产的自然条件。
(3)说明甲图所在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及主要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口、资源、环境等要素与一个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确保国家的资源安全,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是各国的共识。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要素指标对比(占世界总量比重%)
可耕地 | 水资源 | 矿产 | 能源 | 森林 | CO2 | |
中国 | 15.3 | 11.6 | 17.0 | 13.9 | 4.9 | 25.0 |
十国均值 | 16.8 | 21.4 | 17.5 | 7.3 | 10.1 | 17.0 |
材料二 世界人口大国资源环境安全系数
材料三 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
(1)材料二中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高的国家是 , 资源环境安全系数最低的国家是。
(2)资源环境安全系数≥10的国家,从资源环境要素看,有哪些共同特点?
(3)从上面材料分析,我国与世界十个人口大国相比,在资源环境要素中最具优势的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大量吸收地表能量后,以的形式返回地表。图示的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①-②-③反映碳在大气圈、水圈、循环的过程,在人类活动中控制①、②、③、④中的(填代号)环节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4)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然资源的现实基础明显脆弱。为确保未来国家的资源安全,应采取的举措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毛细作用能使液体在毛细管内沿管壁向上运动到一定高度。当气候干旱、地表缺水时,地下水可沿着土壤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地面附近。自然界中的铜元素存在于多种化合物,有的化合物如硫酸铜等可溶于水。原生铜矿的形成多与岩浆活动有关。纳米比亚是世界重要的产铜国,矿亚、渔业、畜牧业为传统支柱产业。M地为深水良港,一度成为重要的铜矿出口港。下图示意纳米比亚主要矿产分布及P地地下含铜量变化。
(1)指出P地地表附近含铜量的特点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2)简析M港成为重要铜矿出口港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纳米比亚修建炼铜厂?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海平面升高及某国土地变化示意图”(下图),完成(1)~(2)题。
(1)A国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其主要原因是( )
A.海平面升高
B.地势低平,容易积水
C.全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均匀
D.大型工程建设不当
(2)关于M,N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河源头区主要是冰雪融水补给,N河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B.M河有凌汛现象,N河没有
C.两条河流的含沙量都很大
D.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长江口附近海域是我国大面积赤潮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该海域赤潮高发期一般出现在( )
A. 11月~次年1月 B. 2月~4月 C. 5月~7月 D. 8月~10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下列下面小题。
【1】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 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 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D.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2】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 夏季风逐年增强
B. 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C. 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 夏季风逐年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