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标注的北半球某河流上游河段两岸四地中,在自然状态下侵蚀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河南新乡市高三九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其进行了综合考察。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座村庄海拔较低的是(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2.在沿A—E线进行地质调查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是A.E两处最晚,C处最早。由此判断沿线地区的褶皱类型是 (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3.从图中可以看出,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或山前,呈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A.山前的洪积扇和河漫滩平原,地势较平坦
B.临河分布,水资源相对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临河分布,水运便利
4.图中虚线是规划在几个村庄之间修建的公路,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呈“之”字型。这样规划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
①尽可能增加山区线路密度
②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
③尽可能降低线路坡度
④尽可能增加线路长度,发展旅游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杭州市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全球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为迎岸风。上图中指向陆地的单箭头表示迎岸风,反之为离岸风,↗↙表示季风。)
(1)描述南半球的①②③④和北半球的⑤⑥地区迎岸风盛行季节的气候特点 ,这是 (冬、夏)季;另一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原因是 。
(2)离岸风为终年信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并分析其沿岸海域获渔量较高的原因。
(3)写出受⑦风影响的地区自然植被名称,并说出这里气候的成因。
(4)写出⑧风盛行的地区的气候类型。
(5)试总结迎岸风、离岸风与降水量和气候大陆度的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我国东部沿海形成秋季罕见的“双台风”效应,华东遭受了严重的风雨影响,使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告急,“城市雨涝”再次成为网络热议话题,下图是世界部分地区10月份某日某时刻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材料二 10月份浙江某地连续几天的气温变化情况 材料三 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1)此时马六甲海峡(A海峡)海水的流向是 。比较B.C两处的风力大小 ,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3个月后D处的盛行风向为 ,产生的原因是 。(8分)
(2)根据材料,判断“双台风”开始影响我省某地的时间并说明判断的依据。(6分)
(3)城市内涝与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关系最为密切,并据此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某日内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气温变化曲线分别对应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①③②
2.该地该日可能是( )
A.夏季的某日 B.午后经历雷阵雨
C.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昼长小于12小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第二共同体高三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各题。
材料一:以色列以进口低价的粮食及饲料,集中力量种植水果、蔬菜、棉花和花卉等附加值高的作物,并进行反季节生产。因其蔬菜和花卉大量出口到欧洲,被称为欧洲人的“果园”“菜篮”。
材料二:地中海局部区域图。
材料三: A城市气候(海拔30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2.2 | 12.8 | 14.8 | 17.8 | 20.3 | 23.2 | 25.1 | 25.6 | 24.2 | 21.4 | 17.6 | 13.8 |
降水(mm) | 126.9 | 90.1 | 60.6 | 18.0 | 2.3 | 0.0 | 0.0 | 0.0 | 0.4 | 26.3 | 79.3 | 126.4 |
B城市气候(海拔891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0.1 | 1.9 | 6.1 | 11.2 | 15.5 | 19.6 | 22.9 | 22.6 | 18.3 | 12.6 | 7.1 | 2.6 |
降水(mm) | 47.0 | 36.3 | 36.3 | 48.3 | 54.6 | 37.4 | 13.8 | 12.4 | 19.3 | 26.8 | 33.4 | 49.0 |
C.城市气候(海拔64米)
月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13.6 | 14.9 | 16.9 | 21.2 | 24.5 | 27.3 | 27.6 | 27.4 | 26.0 | 23.3 | 18.9 | 15.0 |
降水(mm) | 7.0 | 4.0 | 4.0 | 2.0 | 0.0 | 0.0 | 0.0 | 0.0 | 0.0 | 1.0 | 3.0 | 5.0 |
(1)A.B.C三个城市比较起来,降水最少的城市是 (字母),原因主要是终年受 (气压带)和 (风带)控制;三个城市比较起来, (字母)城市年温差最大,理由是 。(8分)
(2)号称欧洲(西欧)人的“果园”“菜篮”的以色列与西欧相比,有哪些优越自的然条件?(6分)
(3)在A.B.C三个城市中,分析B城市及其所在区域夏雨略多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省第二共同体高三上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南半球亚热带某地各月降水量百分比累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有关该地夏季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 B.盛行东南季风
C.气温日较差小 D.副高控制
2.该地水循环最活跃时( )
A.巴西高原草木繁盛 B.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C.北京香山红叶正当时 D.旧金山森林火险等级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永嘉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亚欧大陆40?N~50?N四地1月和7月气温距平值(该地气温与同纬度平均气温之差)和降水距平值(该地降水与同纬度平均降水量之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四地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合热带经济作物发展
B.②地夏季光热充足,雨热同期,有利于耕作业发展
C.③地夏季高温多雨,光照充足,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D.④地气温年较差和降水季节变化小,农业气象灾害少
2.上述四地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浙江富阳市高三上8月一检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北半球各地昼夜逐日接近等长期间( )
A.南极圈白昼时间逐日变长
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减小
C.赤道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D.太阳直射点始终由北向南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