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0年上海世博会于4月30日开幕,10月31日闭幕。上海世博会位于上海市中心黄浦江两岸,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结合“上海市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 关于上海成为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

A.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B.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铁路网密集。

C.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势平坦。

D.上海水能资源丰富。

(2)上海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的条件是                  

(3)导致上海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扩大的根本原因是      。 

(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城市的规模大小与城市的功能结构有何关系。

(5)从城市等级的大小与服务范围的关系角度,分析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1) D   (2分)

(2)优越的地理位置(2分)

(3)经济因素(2分)

(4)城市规模越大,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服务功能就越强,城市服务范围扩大,吸引人口增多,相应城市规模也必然扩大。(4分)

(5)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上海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 ,可涵盖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区域中心,上海市的发展会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上海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地势平坦,故河流水能资源不丰富,故D错误。

(2)①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端和太湖流域下流,位居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农业资源、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②便利的水陆交通运输,腹地范围广阔;③对外交往历史悠久,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④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化水平高。这些都是上海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在这些条件中,最主要的条件是优越的地理位置。

(3)人口规模和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反映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4)城市发展表明,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数目越少,其辐射范围约广,服务范围越大;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功能越齐全,内部功能分化越明显,其服务功能越强,吸引人口增多。

(5)由中心地理论可知: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广。上海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可涵盖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区域中心,上海市的发展会带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区位和城市体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上海世博会选址黄浦江两岸、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水区(图6),距离市中心约5千米,规划控制区约5.4平方千米。位于浦东的规划控制区域内有众多工厂企业和近万户居民。位于浦西的规划控制区域内大约有十余家工厂企业,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在世博会场馆建设中,一些具有历史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工业建筑、船坞和构筑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并改造成船舶工业博物馆、商业博物馆和能源博物馆等;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黄浦江滨水地区进行了规划设计,黄浦江沿岸将逐步改造成为公共开放空间和绿地,并成为上海城市空间的核心。

 

材料二:上海目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总量已超过1000万平方米,城市中心地区将基本建成以地铁、地下道路、地下人行公共步道、地下停车设施为主的地下交通系统。地铁将承担60%以上的城市客运交通。2010年3月又完成国内首条贯通苏州河两岸的双层双向汽车专用地下通道工程,以减轻外滩地面道路的交通压力。

材料三:“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1世纪正在从“城市化”走向“城市世纪”。下表是1995年到2005年日本在海外长期居住者人数前十位城市表(表3)。长期居住者主要包括民间企业职工及其家属。近年来,日本人在中国的长期居住者人数显著增加,2005年在上海的日本人数量增长比北京更快。

(1)依据材料一,简析上海世博会选址和建设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大力发展地下交通系统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三,请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中选择适当词语,用两行以内文字表述日本的海外长期居住者在上海人数增长快的原因,并在选用的词语(最少选四个)下划线。

 备选词语:银行 工厂 人口 发展 撤退 腹地 金融危机 城市开发 中枢管理职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的向小城镇集聚”。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010年12月21日,国务院将宁夏“沿黄经济区”正式列入国家层面重点开发区,使宁夏从“建设沿黄城市带,推动全区城市化进程”。 下图示意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下列有关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进程目前处于后期成熟阶段     

B.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C.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会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D.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表现为大城市人口开始向小城镇回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江苏江都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意境,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阅读图17“青海省简图”,回答问题。(15分)

(1)青海馆外墙由绿、白两色构成,绿色代表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                 。图17中A、B、C三大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和澜沧江,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            的生态系统。

(2)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3)面对中下游城市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展道路,可以采取的有效举措有       

(4)近几年,上海己成为          型缺水城市。解决上海水资源问题,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多选)

A.大规模海水淡化     B.大力开采地下水     C.污水净化处理、循环利用

D.实现城市雨水、污水管分流     E.提高水价,节约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内蒙古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瑞士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瑞士国家馆主体结构由两个承重的大小圆柱组成,左为“城市空间”,右是“自然空间”,主题构思为“城市与乡村的互动”。“城市空间”的顶部是绿草如菌的屋顶。在“自然空间”参观者可以乘坐山地缆车从地面到屋顶参与奇特的乡村旅行,欣赏瑞士美丽的花卉,领略  瑞士“欧洲屋眷”、“欧洲水塔”的独特乡村风貌。瑞士大量人口居住于城市周边的小镇,每天乘坐火车等公共交通到城市工作。

材料二   瑞士经济发达,但95%的原料、能源依靠进口。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分别为4%、23 3%和72 7%。瑞士素有“钟表王国”、“金融帝国”和“会议之国”之称,钟表制造十分发达,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全国共有银行6000余家,苏黎世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瑞士也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每年仅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会议就达6000个之多,2007年游客过夜数达3636万人次。

(1)瑞士位居中欧,西接法国,南邻            (国家),北与            (国家)为邻。

              河是瑞士唯一通往北海的国际航道。

(2)从地形和河流的特征看,瑞士享有“欧洲屋脊”、“欧洲水塔”之称的原因是

                                                   

(3)从三大产业从业人员的所占比重看,瑞士的第         产业很发达,在这一产中,

                业、                  业尤为突出。

(4)根据材料一判断,目前瑞士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                    阶段。

(5)从资源、劳动力、市场等因素分析瑞士成为“钟表王国”的工业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