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点苍山、洱海、白族传统民居、照壁(大门内的屏蔽物)和大理风向玫瑰图,问题第4题。
4.白族民居中正房大多坐西向东,厢房在南北,正房对面是照壁。下列关于民居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主导风向为东南季风,坐西朝东可接受水汽
B.点苍山与洱海之间,晚上吹较冷的山风,坐西朝东可避风
C.白色照壁在白天可反射太阳光使正房保持凉爽
D.该地地势东高西低,房屋可依山傍水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宁夏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下面“经纬简示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在大陆西海岸,XY之间是海洋。据图回答下题。
1.X、Y两地位于
A.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B.南半球大西洋两岸
C.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D.南半球印度洋两岸
2.下列四项中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
A.富士山 B.大分水岭 C.安第斯山 D.硅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乡镇生态农业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最适宜模式的是
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 C、辽东丘陵 D、闵浙丘陵
2.该生态农业模式
A、加快了城镇化发展 B、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C、提供了清洁能源 D、减少了经济收入
3.近年来,农民扩大花卉蔬菜的种植面积取代水稻和甘蔗种植,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例甲、乙代表的主要粮食作物依次应为
A. 小麦、玉米 B. 玉米、高粱 C. 高粱、水稻 D. 小麦、水稻
2.立足本地资源,图示地区应建立的工业部门为
①化学工业 ②纺织工业 ③石油工业 ④钢铁工业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合肥第一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局部地区河流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属于( )
①松花江流域 ②淮河流域 ③黄河流域 ④长江流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造成乙河的水文特征与甲河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有( )
①乙河流经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②乙河在平原区,流速较慢
③乙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 ④乙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内冬季平均气温较低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2月月考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了下面的甲、乙两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
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 ②由沿海向内陆分异 ③由山麓向山顶分异 ④由平原向高原分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如果某地水热状况与D和④地区比较相似,则对该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带可能是热带草原带 B.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
C.水热资源丰富,盛产水稻 D.可能是我国重要的甘蔗种植基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面“世界某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各字母代表的洋流名称分别是:a ,b ,c 。
(2)图中a、b、c三条洋流中,按成因划分a属于
(3)图中③处海域为世界著名的 渔场。
(4) 洋流(填字母)是西欧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洋流(填字母)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降温、减湿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12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R<3000 B.3400<R<3500
C.3900<R<4000 D.4400<R<4500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7届安徽黄山屯溪第一中学高三上月考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A. 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 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 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3.
A. 河流输沙量增大 B. 湖泊面积减小 C. 植被覆盖率提高 D. 降水强度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