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中,有哪些可能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 ( )
A.我国的植树造林 B.大量捕杀藏羚羊
C.建立自然保护区 D.禁止使用氟氯烃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目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加强环境监测和对自然灾害的防治。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用于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的“呼吸”号卫星于2009年1月21日在日本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升空。“呼吸”号是日本宇航研究开发机构与日本环境省、国立环境研究所的共同研究项目。该卫星装备了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辐射的特点,通过监测地表反射的能量变化来推算温室气体的浓度。
材料二 2011年2月12日下午,泸州、宜宾南部一带天气异常燥热,宜宾筠连县在下午4时气温达到26℃,1小时后气温骤然升高10℃,达到36℃!接下来的一个小时,气温又像坐过山车一般下降,在下午6时降到了23℃。当地居民感觉2小时内,气温从初夏一下子迈入盛夏,接着一场大风又把大家从盛夏刮到了秋天。而按照当地的气候特征,2月中旬仅仅是冬末初春的季节。四川省气象台台长范晓宏介绍,根据昨日的气象资料初步判定,筠连县出现了焚风现象,这种现象在四川属于历史罕见。
(1)材料一所述技术被称为__________。“呼吸”号卫星装备的高精度的监测设备属于该技术中的__________,该技术原理中,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的特定波长辐射属于__________辐射,用此技术便可监测全球变暖的发展情况,目前全球变暖的影响有哪些?
(2)焚风对农业生产有哪些危害?为什么四川很少出现焚风现象?
(3)为防治环境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填出下列地区对应的典型退耕措施。
黄土高原:______________;
内蒙古高原:______________;
三江平原:______________;
洞庭湖平原: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1—2012学年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生次数的统计资料”。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10分):
(1) 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 。
(2) 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 ,
其主要原因 。
(3) 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上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1年10月31日这一天,童话作家郑渊洁在自己的微博上形容,北京像个“硕大的毒气罐”。而北京市环保局仍将空气质量定性为“轻微污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灰霾天气,是近年来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大气能见度很差、天空经常灰蒙蒙一片的主要原因。形成霾天气的主因之一是可吸入颗粒物PM2.5增多。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环保部相关负责人指出,灰霾现象其实是一种综合大气污染现象,中国燃煤发电比例过大是PM2.5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2001-2006年卫星图片显示的全球PM2.5分布图
材料三: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数量尺度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目前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烟尘、总悬浮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表: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类别
空气污染指数API |
空气质量状况 |
对健康的影响 |
建议采取的措施 |
0-50 |
优 |
可正常活动 |
|
51-100 |
良 |
|
|
101-150 |
轻微污染 |
易感人群症状有轻度加剧,健康人群出现刺激症状 |
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应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
151-200 |
轻度污染 |
|
|
201-250 |
中度污染 |
心脏病和肺病患者症状显著加剧,运动耐受力降低,健康人群中普遍出现症状 |
老年人和心脏病、肺病患者应当留在室内,并减少体力活动 |
251-300 |
中度重污染 |
|
|
>300 |
重污染 |
健康人运动耐受力降低,有明显强烈症状,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
老年人和病人应当留在室内,避免体力消耗,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
材料四:10月18日-25日,每日上午9点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的计PM2.5的空气污染指数和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
(1)我国目前使用的空气污染指数项目中的PM10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四数据可知,10月23日美国驻华大使馆自测的计PM2.5指数约为______,属于__________级别的空气质量状况;同日,北京环保局公布的每日空气质量状况属于______________级别。如果你能及时得到美使馆所测数据,你可能于20日和24日分别做出怎样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2001-2006年全世界有哪些区域PM2.5污染严重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届吉林省延吉市高三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久居城市的人们都有类似的体验;夏季里市区的气温要比郊区高。为了躲避酷热难耐的暑气,人们不得不跑到绿树成荫、河湖交错的郊区或乡村去享受一份清凉和惬意。为什么在享受现代城市的舒适与便利的同时,市区人要忍受比郊区更为炎热的酷暑呢?
1.材料一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市区、郊区、近郊农村夏季午后气温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在这种午后气温现象作用下,如不考虑其它因素,市区与郊区近地面的风向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图文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写出主题词(限4~6字):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就这一主题进行课题研究,请补充完成基本的研究思路。
3.同学们在研究中发现:城区与郊区气温之差,不同季节有差异(如图所示)。你从图中可得到的正确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城市围绕“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的主题展开讨论,请市民提出合理化建议。一高中生提出可在郊区封山育林,来改善市区绿化面积少、大气质量差的问题。这种做法,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理由。
5.一市民建议,本市绿化不应再建大型草坪,需要以乔木、灌木树种为主。与林木绿化相比,城市绿化中修建大型草坪有哪些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0届高三诊断性试题文科综合能力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如右上图所示,安徽省以长江、淮河为界可划分①、②、③三个区域, ①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长期夺淮使淮河入海无路,入江不畅,加上特定的气候和下垫面条件,淮河流域历史上洪、涝、旱灾害频繁,大洪、大涝、大旱经常出现。一年之内常常出现旱涝交替或南涝北旱现象,最大的危害是大洪水和洪涝组合所造成的灾害。这些灾害使淮河流域农业发展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来避免这些灾害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不利影响?(6分)
(2)右上图中③区域有著名旅游景点黄山,其山麓地带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该山云雾多,湿度大,动植物种类丰富,造成这种复杂地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5分)
(3)改革开放以来,安徽省与毗邻的江苏省经济增长水平差异较大,试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安徽省比江苏省经济差异大的主要原因?(8分)
(4)如图所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等六省区,近年来,该地区成为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请分析说明产业转移将对该区域产生哪些影响?(提示:可以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