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
小题2: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有( )
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
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
小题3: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 )
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
C.纬度低、海拔高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小题4: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典型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 )
A.河谷农业——青稞B.绿洲农业——棉花
C.大牧场畜牧业——细毛羊D.游牧业——滩羊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小题4:B
本题考查青藏高原。
小题1:图示①位于祁连山以北,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故水源不足是主要的农业限制因素;②位于青藏高原,故地势高,气候高寒,热量不足是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
小题2:②位于西藏;故地势高,气候高寒,故植被少,生物能不丰富;而石油、天然气不符合“可再生”要求,故选C项。
小题3:③位于横断山区,由于所处纬度低,且地势起伏大,故山地垂直地带性发育,故树种丰富。
小题4:图示④位于新疆,由于水资源不足是当地农业的最大限制条件,故当地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于绿洲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但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于棉花生产,本区为我国著名的长绒棉产区。故选B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三江平原沼泽地与黄淮海平原盐碱地发展种植业都要改造的自然条件是(  )
A.热量B.气候C.地形D.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3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当地盛行东北风,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上世纪50年代,一场罕见的暴雨侵袭了贺兰山脉,暴雨引发山洪,顺着山势呼啸而下,倾泄进贺兰山脚下的一处低洼地,雨过天晴,一汪湖泊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
材料三   银川市历史悠久,在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是和北宋同时代的国家——西夏的都城,有“塞上江南”之称。这个美丽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说法不一,目前仍无定论。 有一种流传很广泛的说法是,宁夏土质碱性最重,地面常常像银子撒满了一地,呈白色,故名“银川”。因为银川平原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洪水漫流,若排水不畅,形成的湖泊、湿地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风沙狂吹,水气蒸发,湖泊、湿地很快挥发留下大片的盐碱滩地,导致银川地区土质碱性重、盐碱地众多。
(1)分析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8分)
(2)分析说明宁夏沙湖的成因。(4分)近年来,宁夏沙湖周围的一些湖泊均已干涸,而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且其面积还有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原因。(6分)
(3)结合银川名称由来分析其盐碱化严重的成因,并简述防治的主要措施。(13分)
(4)银川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是否合理?试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评价。(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按农产品的用途分类,该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试分析气候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影响。(4分)
(2)乙地的部分地区,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鱼塘—台田生产模式,采取这种生产模式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2分)
(3)与乙地纬度大致相同、经度为90°W~100°W的世界某农业区,其农业生产水平高,试分析其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区位优势。(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该图能正确反映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状况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19为某城市郊区农业区位图,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
①粮食产区  ②花卉蔬菜园艺区  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  ④果树林区
合理的布局是(填代号):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_,C为____________,D为______________。
布局②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城市发展到图20时,根据图示信息分析城市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压力及对策。
压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干年后图19所示城市发展到图20所示规模,它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哪两个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材料一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年总日照时数为2 990小时,无霜期平均210天,年均温11.4℃,年均降水量为58.6毫米。近年来和硕县开始实施“减白增红”策略,即减少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西红柿、辣椒等红色农业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材料二 2009年5月30日中新网新疆报道:新疆和硕县农民马玉民种了十多年棉花,他也许没有想到,原来怎么种植,棉花亩产量也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可是2008年,他的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实施了滴灌……
(1)试分析新疆和硕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5分)
(2)近几年新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商品谷物农业种植的作物主要是
A.水稻、小麦 B.玉米、小麦C.小麦、高粱D.水稻、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阴影部分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甘蔗B.甜菜C.棉花D.黄麻
小题2: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大陆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题3:阴影部分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阴雨B.旱涝、盐碱和风沙
C.水资源不足D.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