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发起,号召人们在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熄灯一小时。2009年“地球一小时”接力活动有全球近4000座城市、约10亿人参与。据此回答1~2题。
“地球一小时”活动举办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是 ( )
A B C D
在2009年“地球一小时”关灯接力活动中,纽约(甲)、洛杉矶(乙)、悉尼(丙)、巴黎(丁)四地合理的接力顺序是 ( )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在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2009年3月28日,全球88个国家的近4000座城镇按照时区依次在晚上8点半至9点半熄灯一小时,据此回答下面试题。
“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唤起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其气候变化主要指
A.大气污染 B.酸雨现象 C.臭氧层空洞 D.气候变暖
下列现象中,可能与这种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①低纬地区山地冰雪量增加
②我国南海的鱼种生存空间向东海扩展
③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
④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梁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全球最大的环保活动。该活动号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关上灯,并做出一个环保改变,同时动员身边的其他人也加入环保行列。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1)当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 ,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 。
(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
(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北京的李华观察到太阳方位与该图大致相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活动时间选择安排在当地时间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20点30分至21点30分关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201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全球最大的环保活动。该活动号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关上灯,并做出一个环保改变,同时动员身边的其他人也加入环保行列。2012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位环保家。从斐济开始,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中国等国的城市率先熄灯,欧洲、美洲等国的城市紧随其后。全球上千个城市,在当地区时20点30分至21点30分这一个小时里,依次熄灭电灯、关闭电源。
(1)当新西兰和斐济开始此活动时,北京时间是 ,图中5个城市中最接近正午的是 。
(2)关于以上5个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5个城市均在大陆西岸
B.伦敦与雅典的气候特征一致
C.雅典和惠灵顿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相近
D.莫斯科与旧金山昼夜长短变化一致
(3)当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家住北京的李华观察到太阳方位与该图大致相符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惠灵顿开始此活动时,位于东半球和昼半球且昼夜等长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活动时间选择安排在当地时间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20点30分至21点30分关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0年广东湛江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地球一小时”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呼吁公众在每年3月28日晚20:30熄灯一小时。2009年3月28日,全球88个国家的近4000座城镇按照时区依次在晚上8点半至9点半熄灯一小时,据此回答1—2题。
1.“地球一小时”活动旨在唤起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其气候变化主要指
A.大气污染 B.酸雨现象 C.臭氧层空洞 D.气候变暖
2.下列现象中,可能与这种气候变化有关的是:
①低纬地区山地冰雪量增加
②我国南海的鱼种生存空间向东海扩展
③日本的樱花提前开放
④台风频度和强度增加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