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根据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如图图中等值线表示等积温线。

材料二 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1)指出图示区域积温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简述材料二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答案】(8分)

(1) 由东向西积温逐渐降低(2分);原因:地势自东向西逐渐抬升(2分)

(2) 昼夜温差大(1分),地势起伏大(1分),天气多变(1分),植被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图中的等积温线的分布可以看出自东向西积温递减。越往西地势越高,西部为我国的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积温小。

(2)歌谣“一日须携四季装” 日愁暴雨夜愁霜可判断该地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山下百花山上雪”可判断该地植被的垂直地带分异规律,说明地势起伏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庭院经济是指农户充分利用家庭院落及闲置空间,从事高度集约化生产的一种经营形式。农家乐是农民向城市居民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休闲旅游方式。读某地农业经济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经济模式对当地农村的有利影响有

A.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粮食生产 B. 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

C. 吸引城市游客,减轻环境压力 D. 降低资源消耗,解决生活用能

2为发展农家乐旅游,下列规划不合理的是

A. 加强交通建设,改善住宿条件 B. 营造人造景点,丰富旅游资源

C. 挖掘民风民俗,增加休闲情趣 D. 建设农产超市,方便游客购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结合所知识,完成下题。
GPS在“精准农业耕作”中可(  )
①获取农田信息 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 ③决策管理措施 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GPS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该农业分布的气候区是

(2)图示阴影部分农业发展的特点( )

①水利工程量大 ②机械化水平低 ③科技水平高 ④生产规模大

A.①②B. ②③C. ③④ D. ①④

(3)该农业从产品用途属于 农业,按投入多少属于 密集型农业。

(4)图中区域发展该农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 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模式。

(2)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

(3) A、B间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B可能带来的影响。

有利

不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为南京市2016年3月5日至12日天气信息统计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引起3月5日至12日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可能是( )

2与3月5日相比,有关3月9日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 大气污染现象减轻 B. 大气辐射增强

C. 地下径流补给增多 D. 不利蔬菜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洞里萨湖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的灌溉工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 雨水 B. 地下水 C. 湖泊水 D. 人工提水

2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 2-6月 B. 5-9月 C. 8-12月 D. 11月-次年4月

3当图中水稻种田面积最广时,下列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我国也达到最广的是

A. 甘蔗 B. 棉花 C. 油菜 D. 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主要岩石类型和该处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

A. 岩浆岩、风力侵蚀 B. 岩浆岩、水堆枳

C. 沉枳岩、冰川侵蚀 D. 沉枳岩、流水侵蚀

2该类地貌发育典型的山区( )

A. 风蚀现象显著 B. 岩石类型是花岗岩

C. 土层较薄,土壤贫瘠 D. 地表水丰富,地下水贫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工业化阶段区( )

A.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一和第三产业的比重下降

B. 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度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

C. 整个区域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区域内的经济差异减小

D. 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和服务业向制造业大规模转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