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下列四地处于我国几个主要地形区:①塔里木盆地、②秦岭、③珠江三角洲、④长江中下游平原,按图回答题。

小题1:四地所示位置对应的地形区名称正确的是(   )
A.a—① b—③ c—④ d—②B.a—① b—④ c—② d—③
C.a—③ b—④ c—② d—①D.a—② b—③ c—① d—④
小题2:关于四地所处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所处地形区内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
B.b地所处地形区为我国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c地所处地形区是我国最大的盆地
D.d地所处地形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春旱

小题1:B
小题2:A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a位于塔里木盆地;b位于长江流域;c位于我国中部,判断为秦岭;d位于我国南部沿海,为珠三角,故B项正确。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a位于塔里木盆地内,有丰富的油气资源;b位于我国长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地区;c为秦岭,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d为珠三角地区,我国春旱主要集中于华北地区。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信息,进而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能结合我国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概况判断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南方地区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矿产资源是(  )
A.煤和石油B.非金属矿C.有色金属矿D.黑色金属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小题。
表:我国四省(区)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顷)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34.3
532.5
1865.8
15.8

53.5
1539.1
727.9
15.0

51.9
542.4
404.4
0.4

31.1
361.0
184.6
2.0
小题1:表1中① ,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A.陇,黑,川,苏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D.川,黑,苏,陇
小题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小题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题

小题1: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
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时间长于B区
C.B区降水量多于A区,所以气温低于A区
D.A区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海拔低,B 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
小题2:正确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B.水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C.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落差小
D.流域面积大,流程短,落差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用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发展了灌溉农业
B.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塔里木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C.内蒙古高原有著名的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D.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A.4~6月B.6~7月
C.6~8月D. 5~8月
小题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
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长江、黄河都流经的地形区是:
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读图题

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下图为湖南省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1)洞庭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简要分析其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2)湖南省河湖众多、湿地广布,对生态环境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请你谈一谈湿地有哪些主要功能?(至少回答两点)(4分)
(3)自然环境对城市分布有着明显的影响,试描述图中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4分)
(4)清代初年,洞庭湖面积约6000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到20世纪末,洞庭湖面积仅剩下2625平方千米。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和_____。(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读东经106.8°地形剖面图及沿剖面各地年平均降水量曲线图,回答题。

小题1:山脉①是
A.陕西省和四川省的分界线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C.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D.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的分界线
小题2:地形区④的夜雨量占总降水量的60%~70%,主要原因是
A.夜间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
B.夜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C.夜间大气逆辐射强,近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
D.夜间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水汽容易凝结
小题3:该图反映出降水与地形的关系是             (  )
A.海拔越高,降水越少B.海拔越高,降水越多
C.山脉的南坡降水多于北坡D.山脉的南坡降水少于北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