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X地的地质构造地貌最可能为
A. 背斜谷 B. 背斜山
C. 向斜谷 D. 向斜山
【2】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两图分别为“以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和“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其中左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弧线BD表示的 (晨线或昏线)
(2)左图中B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点此时的地方时是 时,北京时间 时,C处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度。
(3)左图这一天,A、B、C三地中昼长最长的地方是 。北京昼 (长、短)于夜,这一天之后白昼将越来越 (长、短)。
(4)左图这一天对应于右图中的 (甲、乙、丙、丁)位置。这一天之后,地球公转速度将 (加快、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2年第15号台风“布拉万”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布拉万”气流运动状况的是
A. B.
C. D.
【2】减轻台风灾害对我国的影响,最重要的措施是
A. 植树造林,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B. 台风季节做好沿海居民的迁移工作
C. 进行人工消雨作业,减弱台风的暴雨和风速 D. 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图中A地区是青藏高原主要的农业县之一,海拔在2 066~4 299米之间,山地丘陵占土地总面积的80%以上,有多条支流由北向南注入湟水干流。图中B地区绝大部分海拔在4 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 172平方千米,分为四、五、六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 793平方千米,四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五级、六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 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材料三 青海省循环经济中的两大主导产业体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A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
(2)根据材料一说出B地区的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具体表现。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说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并说明其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
A.先向东,再向东南 B.先向西南,再向南
C.先向北,再向东北 D.先向西北,再向西
【2】该区域的东面临海,区域内有一个村庄夏季能看到海上日出,而冬季看不到,这个村庄可能是图中的( )
A.甲村 B.乙村 C.丙村 D.丁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___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风带),如果是在南半球,它的风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 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____________为基础的
(5)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其中“山下百花山上雪”反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一日须携四季装”说明这里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鹤山市的气候类型属图示中的哪一种?(填字母)____________,它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风沙、盐碱、旱涝 B. 乙——洪涝、风沙、低温
C. 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 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勤指人们往返于住所与工作单位或学校的过程。下图为北京市不同通勤距离下各类交通方式选择分布和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下样本通勤时间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通勤方式中,北京市民交通方式选择受通勤距离影响较小的是
A. 自行车 B. 单位班车 C. 地铁 D. 私家车
【2】绿色出行是指采用对环境污染最小的方式出行。下列通勤方式中,属绿色出行且通勤效率(通勤距离/通勤时间)最高的是
A. 自行车 B. 公交 C. 地铁 D. 私家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示意1961~ 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华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 B. 植被少 C. 地势高 D. 云雨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