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环境保护】下图为非洲荒漠化土地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以甲地为例,简述土地荒漠化的形成过程

(2)荒漠化给非洲区域发展带来危害主要有

(3)非洲防治荒漠化对策的重点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四川省绵阳市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城市内部结构会出现多核心.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土地价格。据此完成下题。

1.导致图中8~20千米间地价变化主要因素是

A.城市中心距和交通 B.人口密度和环境

C.城市中心距和环境 D.人口密度和交通

2.仅从地价推测,该城市距中心8千米附近

A.常住人口密度最小 B.公交线路最多

C.商业活动最频繁 D.生活便利度最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徐州等苏北三市高三最后一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2.图示沿海沙漠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A.受离岸风的控制

B.下垫面温度较低

C.距海近水汽充足

D.常年盛行上升气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梯度转移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梯度差异,高梯度地区通过不断创新并不断向外扩散求得发展,中、低梯度地区通过接受扩散或寻找机会求得发展。下图为“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梯度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不同区域间存在诸多的差异,造成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包括

A.资源条件 B.经济结构 C.劳动力性别比 D.能源结构

2.中介机会是产业转移中介于企业及其转移潜在目标地之间,起沟通、协调、服务等作用的外在因素。这种中介机会可能是

A.乡土情结 B.政府合作 C.能源供应 D.土地价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建设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该地区21世纪初期

A.河流径流量增大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地下水位上升 D.气温年较差减小

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A.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B.增加耕地面积

C.改良农作物品种

D.改变耕作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年3月30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获通过。

材料二:长江流域城市群示意图(下图)。

(1)与其他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

(2)长江中游城市化群发展过程中,须注意保护当地长江干流水域的 和汛期 安全。

(3)为促进长江沿岸城市群协调、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第三次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图示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林地由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扩展

B.湿地面积减少得最多

C.土地利用方式趋向多样

D.过度砍伐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因

2.图示土地利用变化给该地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下水位升高 ②沙尘暴多发

③旱涝灾害增加 ④水土流失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湖北省武汉市毕业班五月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号线地铁的通车,打通了武汉“地铁第一环”(下图)。该地铁环线对于城市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均会产生极大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武汉市轨道交通带来的变化不包括

A.减轻交通拥堵 B.减轻热岛效应

C.减轻大气污染 D.减弱出行意愿

2.2号线与4号线设计两个相邻换乘点的主要原因是

A.两条线路在此处客流量大 B.增强该区域居民自豪感

C.周围商业发达且写字楼多 D.省级政府机关单位众多

3.上图中最能显示下图所示从武汉火车站开往黄金口列车车头前方景现的位置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度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2003-2013年环境污染重心的转移路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污染重心轨迹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A.赣 B.陕

C.豫 D.蜀

2.据图推测.2011-2013年我国污染物排

放总量增速最快的区域最可能分布在

A.环勃海地区

B.长三角地区

C.珠三角地区

D.陕甘宁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