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Ⅰ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图Ⅱ为某区域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图Ⅰ
【小题1】欲使直径为0.1 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
A.0.1 cm/s | B.0.5 cm/s |
C.0.7 cm/s | D.30 cm/s |
| 颗粒直径(mm) | 河流流速(cm/s) |
P | 0.02 | 200 |
Q | 20 | 7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沙漠地区的湖泊对于当地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湖泊周边环境示意图。
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草甸 | B.草甸、半固定沙丘、移动沙丘 |
C.移动沙丘、草甸、半固定沙丘 | D.草甸、移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广东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般来说,撤退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的转移 |
B.一般来说,扩张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整体的、彻底的转移 |
C.撤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 |
D.扩张性产业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 |
A.高分子合成工业 | B.电子工业 |
C.航天工业 | D.纺织工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读我国距今2 300万年前植被带分布示意图,完成小题。
【小题1】中部自然带的主要成因是受( )
A.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 | B.副极地低气压带影响 |
C.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 D.季风环流影响 |
A.经度地带性规律 | B.纬度地带性规律 |
C.垂直地带性规律 | D.非地带性规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4分)
(1)图中①→②→③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3分)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9分)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L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近年来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下图示意L湖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正确描述甲、乙两河与L湖相互关系的是( )
A.甲河秋季输入L湖泥沙最多 | B.甲河流量变化深受L湖影响 |
C.乙河是L湖重要补给水源 | D.乙河对L湖具有排盐作用 |
A.主导风向 | B.湖水盐度 |
C.沿岸坡度 | D.土壤肥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基于粤、苏、贵、桂四省区1990年的老年人口数量、自然增长率、省际人口迁移、经济发展水平,专家预测了2050年这四个省区的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小题。
四省区老年人口比重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差值
【小题1】导致图中变化趋势的最主要直接因素是( )
A.老年人口数量变化 | B.自然增长率的变化 |
C.省际人口迁移差异 |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
B.4~5月径流量大是因为此时降水多 |
C.补给水源主要是地下水 |
D.航运价值很大 |
A.该河流下游水量远大于中游水量 |
B.②水文站径流量大是因为其以上河段降水多 |
C.该河流下游地区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
D.③水文站径流量较②水文站小是因为下游地区支流汇入少,下渗量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图为某社区在2005~2009年的不同年龄段人口迁出、迁入数量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题。该社区5~24岁人口净迁入约( )
A.750人 | B.950人 |
C.1 250人 | D.1 750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