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a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图b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中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 )
A. ②-③-④ B. ④-⑦-③ C. ⑥-①-③ D. ③-④-⑤
【答案】
【1】C
【2】B
【解析】考查地貌成因及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类型是石灰岩。读图乙,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即丙是沉积岩,C对。甲由岩浆形成,且位于地下,是花岗岩。乙喷出地表,是玄武岩。丁是变质岩,A、B、D错。故选C。
【2】图中显示④为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⑥为重融再生作用,形成岩浆;⑦为地壳运动中的抬升作用,使得岩石出露地表;③为外力作用,即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形成沉积物;①②为冷凝作用,分别形成侵入岩、喷出岩;⑤为变质作用。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是: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之后地壳抬升使得岩石出露地表,再在外力侵蚀、溶蚀作用形成象鼻山景观。故选B。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据报道(2016年3月11日),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遭受了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左图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右图为湄公河河口附近城市胡志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受此次旱灾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 C. 水污染 D. 土壤盐碱化
【2】【2】胡志明市4月与7月气温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大气环流 B. 正午太阳高度 C. 昼夜长短 D. 地面状况
【3】【3】受旱灾影响,灾情略轻的农业部门是( )
A. 种植业 B. 水产业 C. 旅游业 D. 林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回答各题。
【1】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全年盛行西风,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B.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C. 地形以山地为主,海岸线曲折
D. 年降水量岛屿东岸比西岸多
【2】图中寒暖流交汇处是世界著名的渔场,其成因是( )
A. 千岛寒流与日本暖流交汇
B. 千岛寒流与北太平洋暖流交汇
C. 北大西洋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D. 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浙江温州模式的推进动力是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B. 苏南模式的推进动力是边境贸易的发展
C. 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推进动力是外资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D. 东北模式的推进动力是乡镇企业发展引起的工业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许多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沙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A. 年降水量增多 B. 空气对流减弱
C. 热量交换增强 D. 水汽蒸发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澜沧江一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唐古拉山脉,向南流至云南省南腊河口出境,在越南胡志明市以南注入太平洋。读“该流域人口密度、人口总量与高程分布图”及“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比例与坡向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信息显示( )
A. 人口密度随高度变化并不明显
B. 0~400米人口分布随高程增大迅速增加
C. 5000米以上可能有大片无人区
D. 流域人口分布的态势是南疏北密
【2】与人口密度分布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太阳辐射能 B. 土地利用方式 C. 水能资源 D. 年降水量
【3】由澜沧江流域居民点分布与坡向的关系可知( )
A. 与村相比乡镇选址更趋向采光好的方向
B. 坡向对居民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降水时间上
C. 居民点在坡向的选择上与山体走向无关
D. 乡镇居民点分布比例最少的是正北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间为区时。新加坡(约104°E, 1°N)使用的应该是( )
A. 东6区区时 B. 东7区区时 C. 东8区区时 D. 东9区区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澳大利亚局部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丙地的地质构造是( )
A. 背斜 B. 向斜 C. 断层 D. 地堑
【2】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 暖流,降温增湿 B. 暖流,增温增湿 C. 寒流,降温减湿 D. 寒流,增温减湿
【3】乙地和丙地植被类型不同,主要体现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D. 非地带性现象
【4】甲、乙、丙、丁四地中,自然条件最有利于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地水循环示意图,据图下列各题。
【1】图中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的箭头是 ( )
A. d、e、f、g B. b、c、h、e C. a、b、c、d D. e、f、g、h
【2】下列能实现d环节功能的是 ( )
A. 湘江 B.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我国西北季风 D. 我国东南季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