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
材料2:1992年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多,2002年更是高达125万,2011年值“5.12汶川大地震”三周年,当日进入景区的游客达2.8万人。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以前参观九寨沟时曾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是对景区的挑战,游人增加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1)九寨沟在图中的对应字母是________,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的优势与不足。
(2)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答案】(1)C
优势:旅游资源独特,具有非凡性,游览价值高,集群性好,地域组合好。
不足:客源市场远,位于深山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差,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较小。
(2)造成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视觉效果的破坏,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等。
【解析】
本题以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旅游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九寨沟是位于图中的C位置的;优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比较强,具有较强的非凡性,其游览价值高,且该区域的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好,地域组合比较好。不足:该区域位于我国西部山区,距离客源市场比较远,位于深山地区,交通不便,交通通达性较差,且该区域的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比较小。
(2)旅游活动中,游客会造成环境污染,不当的活动会对动植物资源、景区的背景环境、文物古迹、且可能会破坏景区的视觉效果,过多的游客会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等。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图示意陕西省三大地形区,南部秦巴山地地形崎岖,是泥石流、山体滑坡为主的地质灾害高发区,也是陕西省贫困县最集中的地区,另外这里也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2011年5月以来,历经五年陕西省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累计投入资金595亿元,搬迁安置32.4万户111.9万人。
(1)比较陕南山地与渭河谷地人口密度、人口分布及聚落形态方面的差异。
(2)说明与渭河谷地比,秦巴山地人口容量的特点及其主要自然原因。
(3)简要说明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血迹石”是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约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相同的岩石分别是
A.大理岩和砂岩B.砂岩和片麻岩
C.花岗岩和石灰岩D.石灰岩和玄武岩
【2】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A.“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
B.“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C.“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却凝固作用
D.“血迹石”的形成依次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游客流量统计示意图,读图判断下列问题。
【1】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
A. 气候条件较好 B. 市场距离较短 C. 交通通达性较强 D. 接待能力较强
【2】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A. 气候环境的差异 B. 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
C. 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 D. 环境容量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1:形形色色的现代旅游
现代旅游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地震、天外陨石等造成的灾害遗迹成为旅游吸引物,活火山也有人冒险进行逼近旅游。美国推出地震模拟旅游;泰国推出保健旅游;新加坡推出“中药之旅”;西方一些国家还推出怀旧旅游……
材料2:山东省主要旅游资源分布及旅游路线图。
(1)现代旅游开始于________世纪________年代,与传统旅游相比,其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构成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
(2)“曹州牡丹甲天下”,分析菏泽发展旅游业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65—1975年该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经济快速发展B.自然灾害频发C.城市问题突出D.国家人口政策
【2】由图示信息可推测,1995—200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 )
A.停滞增长B.缓慢增长C.快速增长D.持续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相对湿度是单位体积空气所含水汽密度与该温度下饱和水汽密度之比,饱和水汽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下图为晴天天气下测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部策勒县流沙前缘近地面0.5m和2m处温度与大气相对湿度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一天中流沙前缘浮沙开始增多的时刻是
A.0:59B.5:59
C.9 :59D.15:59
【2】流沙前缘的相对湿度
A.与温度呈负相关B.与温度呈正相关
C.越接近绿洲越小D.日变化主要受蒸发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六普”),广东省流动人口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东冀、西翼和山 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简称“五普”)相比,“六普”广东省内流动人数从598. 92万增至 989. 27万,省外流入人数由1506. 49万增至2149. 78万。
下图示意广东省流动人口迁移原因 (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五普”至“六普”期间,广东省流动人口
①规模大、增长快②以省内流动为主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体④流入地区分布均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与其他省份流入人口数相比,广东省内流动人口数占流动总人口比重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经济因素②家庭因素③社会因素④历史因素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3】大量省外人口流入广东省,有利于广东省
A.改善生态环境质量B.降低社会保障风险
C.缓解交通拥堵状况D.减轻人口老龄化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