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 | 耕地面积 (万公顷) | 森林覆盖率 (%) | 年较差(℃) | 年降水量 (mm) | 河流含沙量 (%) | 人口(万人) |
1980 | 4 | 18 | 33 | 430 | 1.5 | 30 |
2000 | 4.4 | 10 | 38 | 370 | 4.5 | 35 |
分析 (1)区域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因地制宜的进行区位选择.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主要的变化是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原因是人口增加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
(3)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期认为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以及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更不是经济增长的意思),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答 解:(1)仔细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可知甲地位于丘陵地区,坡度较陡,发展林业,如种植果树等有利于保持水土;乙地区靠近城市,经济比较发达,人口众多,对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2)由表格中该地区2000年与1980年相比较可以发现:由森林覆盖率大幅下降可知森林锐减;由该地区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可知气候恶化;由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可知水土流失严重.结合表格中该地区人口变化可以推断主要是因为该地区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其中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导致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从而出现气候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3)通过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可知该村把小麦、玉米的秸秆,养鸡场、养猪场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形成清洁能源沼气,而沼渣又可以肥田,这样既可以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又可以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养鸡场、养猪场,蘑菇房、蔬菜大棚等,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1)甲位于丘陵地区,种植果树有利于保持水土.乙靠近城市,乳畜产品市场需求量大.
(2)森林锐减;气候恶化(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了两倍).原因:①人口增加,为满足生存和生产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②滥伐林木,毁林开荒,导致森林锐减,森林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大大减弱.
(3)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改善农村生活质量等.
点评 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了解和掌握.试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课本基本知识的把握,属于基础题目.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 | B. | 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 ||
C. | 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 | D. | 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 B. | 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 ||
C. | 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 D. | 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界限明确 | |
B. |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说明不论城市大小,城市的功能都相同 | |
C. | 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对较大,小城市的服务范围较小 | |
D. | 城市的级别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③ | C. | ①④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 大,水能资源丰富 | |
B. | 自然带类型为湿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 |
C. | 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 |
D. | 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