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山区人—地关系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将代表不同涵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的空白圆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图示左侧呈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3)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是__________。? (4)若在我国东部北回归线附近某地区发生上述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试述其中的原因。 |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中学教材全解全析互动新课堂高二 地理(下册) 题型:069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山区人地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其相互关系,把下列字母代表的内容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A.人均耕地减少 B.土地退化
C.农业单产不稳不高 D.毁林开荒
E.破坏植被 F.需要更多的劳动力
(2)造成当地农民不断开垦荒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改善当地人地关系的基本策略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景观图,该地区春分日正午太阳高度是60°,位于东8区,其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F为库区北侧丘陵低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有三种方案。你认为哪一种方案能最科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___________。
第一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种苹果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苹果加?工厂?F.营造防护林
第二种方案:A.营造防护林 B.种花生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花生加工厂 F.种油菜、小麦
第三种方案:A.营造薪炭林 B.栽培柑橘、茶叶 C.种植水稻 D.养鱼、发展旅游业 E.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F.营造防护林
(2)随着人口增长,劳动力也增加,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地表现出来。H处有大面积湖泊沼泽地,G处是喀斯特地貌。既要发展经济,又不降低环境质量,从可持续发展考虑,如何开发利用G、H两处土地资源?
(3)从该地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持续发展考虑,请你为该地区设计远景规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2年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旅游安全防范》练习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2009年7月11日,重庆“驴友空间”组织的“驴友”自助游,在地处万州区与云阳县交界处的潭獐峡流域因短时阵雨引发山洪,河水猛涨,导致35名“驴友”被困。灾情发生后,搜救人员当晚不间断巡回搜救,成功营救16名“驴友”,其中5人受轻伤,被及时送往医院救治,其余11人全部得到妥善安置。下图是事发地点模拟等高线图,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若甲图为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事故发生时,“驴友”们最有可能在图中哪个位置(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地形、地貌 | B.气象、气候 |
C.交通路线选择 | D.景区安全设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下图是“某山区人—地关系模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
(1)将代表不同涵义的字母分别填入图中的空白圆圈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A.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B.社会经济效益提高?
C.农林牧综合治理?
D.水土流失加重?
E.水土流失减轻?
F.毁林开荒?
G.粮食单产提高?
(2)图示左侧呈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
(3)上述各项中,摆脱恶性循环的关键是__________。?
(4)若在我国东部北回归线附近某地区发生上述恶性循环,能否形成沙漠?试述其中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