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2011年4月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南部的印度洋海域发生7.1级地震,一周后的4月11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北部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6级地震,随后再次发生8.2级强震。

21、印度尼西亚多地震的原因是(    )

  A.多山地,地形崎岖              B.临海,受海洋的影响大 

C.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    D.多暴雨,易诱发地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下图是上图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________;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说明开普敦的气候类型名称及其主要原因。(2分)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并说明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6分)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2011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出席了第十四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并发表讲话,力争双边贸易额到2015年达到5 000亿美元,并把2012年定为中国—东盟友好交流年。

材料二 2012年1月11日,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6级地震。2011年12月4日,印尼东北嘉马拉马火山突然喷发,释放出大量的火山灰。

材料三 下图是东南亚区域图。

(1)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印度尼西亚地震、火山频发的原因。(2分)

(2)结合材料三,分析A、B两地的气候特征及其形成原因。(2分)

(3)结合材料一,简述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交流不断深化的有利条件和意义。(4分)

(4)A地所在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我国进口能源运输的“咽喉要道”,我国每年约80%的进口石油都要经过该海峡。从缅甸皎漂到我国云南昆明的中缅油气管道中国段工程于2010年9月10日在云南昆明正式开工,简述我国建设中缅油气管道的战略意义。(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四川攀枝花米易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1所示。

材料二:图2是图1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      ;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                                  。(2分)
(2)开普敦的自然带名称是                  ,该地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分)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相似之处主要是                                   
不同之处主要有                                                                                
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6分)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___________                                                            (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3届新课标高三配套月考(二)地理试卷(B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7年、2009年、2010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分别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丹麦哥本哈根、墨西哥坎昆召开,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召开。当地时间12月12日,加拿大环境部长肯特宣布,加拿大正式退出《京都议定书》。四次气候大会地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材料二  该图是上图中M到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及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图。

(1)德班气候大会闭幕时,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中白昼最短是________;从此日至次年春分日,巴厘岛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3分)

(2)说明开普敦的气候类型名称及其主要原因。(2分)

(3)读图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并说明甲、乙两地气候差异产生的原因。(6分)

(4)四次气候大会召开地点均位于沿海或岛屿,目前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对这些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即可)。(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