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屿,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读图回答问题。
(1)简述海南岛自然地理特征。
(2)简述海南岛应如何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3)读图回答海南岛盐场分布在西部的原因。
【答案】(1)简述海南岛自然地理特征。我国第二大岛屿,位于热带地区,南临南海,海南岛北隔琼州海峡,与雷半岛相望;为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山地面积大,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淌,拥有矿产等多种资源、独特的热带风光等。
(2)针对海南岛的热带资源优势,建设具有市场需求的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天然橡胶等系列商品生产和加工基地;针对海南岛的海洋资源优势,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区,把海南岛建成国内外影响大、吸引力强的避寒、观光、度假、会议、疗养和购物圣地。
(3)地形平坦,有利于引水晒盐;位于西岸背风坡,降水较少,适合晒盐。
【解析】
本大题以海南岛为背景,以多组图像信息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自然特征描述、发展特色经济、盐场分布的原因等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海南岛自然地理特征应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描述。图中显示,海南岛是位于我国南海的大岛屿,纬度低,位于热带地区,南临南临南海,北与雷州半岛隔琼州海峡相望;图中显示,海南岛中部为五指山、宁都山地,山地面积较大,周围依次过渡到丘陵和平原,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根据海口、东方、三亚、琼中四地的气候统计图判断,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大多降水丰富;图中显示,河流从中间向四周流,呈放射状;图中显示,海南岛植被丰富,以热带季雨林为主,具有独特的热带风光;自然资源丰富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南岛具有明显的热带资源优势、海洋资源优势,因此发展特色产业应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作答。针对海南岛的热带资源优势,应发挥其“大温室”的作用,利用海南岛与大陆省份的季节差和品种差,建设具有市场需求的热带水果、冬季瓜菜、热带花卉等系列商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同时继续抓好橡胶生产基地的建设,开发新的优热带作物品种;针对海南岛的海洋资源优势,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以及少数民族风情特色,高标准地规划和建设生态旅游区,把海南岛建成国内外影响大、吸引力强的避寒、观光、度假、会议、疗养和购物圣地。
(3)海南岛盐场分布在西部的原因应从地形、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海南岛西部有沿海平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海滩平坦,有利于建设盐田;海南岛降水丰富,图中显示,海南岛西部的东方,降水较少,这是因为该地位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雨水天气少,晴天多,利于晒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关中指渭河一带的盆地,包括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平原(即关中平原)和渭河谷地及渭河丘陵,平均海拔约500m,是陕西的工、业发达,人口密集,富庶之地,号称八百里秦川”读关中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区域聚落密度的主要因素是
A.矿产B.地形C.水文D.气候
【2】图示区域南部部分公路呈“之”字型弯曲,主要目的是
A.减少工程量,降低成本B.减缓坡度,提高行车安全性
C.缩短里程,节省通行时间D.形成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某区域地形等高线图”。
材料二:该区域内“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季节分布图”。
(1)甲、乙两城市5-9月份都出现了雨季,试分析原因。
(2)比较甲、乙两城市降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说明该区域城市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为2015年12月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喷发图,图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图乙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埃特纳火山喷发期间其周围环境变化有( )
①地表形态发生改变 ②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减少 ③植被更茂密 ④地下水水温升高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据统计,2012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约2470万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预计将超过320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的近一半。下图为塔里木盆地河流及棉花种植分布图。
(1)试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的原因。
(2)图示区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据图归纳该地棉花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3)近年来,市场对棉花的需求增加,国内各棉花流通企业在市场上“抢棉花”的竞争态势加剧,南疆适宜种植棉花的各州,都把棉花的生产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你认为南疆地区是否应该进一步扩大棉花生产,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面材料和3幅图回答问题。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自 2011 年 11 月 3 日从天津(A)正式出发, 11 月 29 日抵达中山站,并于 2012 年 4 月 8 日完成考察任务返回上海港,历时164天,航程3万余海里。图甲是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码头(B)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乙是航行路线,图丙是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
(1)考察队出发时,A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_____。B处此时的气候特点是___。
(2)考察船出发途经②附近时,航行速度变_____,原因是___。
(3)从出发到抵达中山站期间,地球运行在图中公转轨道A、B、C、D四段中的___(填字母),此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____。
(4)当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在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和洋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半环状自然带格局。下图为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A、B两地所属的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C地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乳畜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B城市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城市用地规模逐年增加,硬化地面扩大;A地区早期植被覆盖率达95%,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植被覆盖率骤降。下图示意B城市周边区域地形剖面及水循环模式。
(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 ;从地貌类型看,乙为山岭,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
(2)图中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其类型为 循环,环节②代表
(3)C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简述河口三角洲的形成过程。
(4)乙山顶部海拔为3500米,是同学们野外考查的目的地。老师在上山前提醒同学们要多带一点衣服,请你从地理学的角度简述其原因。
(5)硬化地面扩大和植被覆盖率骤降,对所在区域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主供气源来自中亚三国。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西气东输三线”的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
A. 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
B. 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
C. 黄河、长江、珠江流域
D. 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
【2】该工程建设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
A. 加快新疆资源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
B. 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C. 缓解沪、浙、珠三角等地区能源短缺
D. 深化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