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题目】 负积温是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0℃的累加,它是表达冬季冷暖的重要参数,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负积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林木、农作物和果树能否安全越冬,而且也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农药施用量的多少。下面左图为1961-2008年华北地区负积温分布图(单位:℃·d),下面右图示意1961-2008年华北地区负积温变化率[单位:℃·d/(10a)]。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B. 地形C. 空气质量D. 大气环流

2山西北部出现负积温变化率高值区的可能原因是

A. 冬季昼长变长B. 冬季太阳高度角变小

C. 冷空气影响程度减弱D. 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3图示时间段内,负积温变化对华北地区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 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B. 病虫害发生次数增多

C. 冬季积雪量增加D. 耕作制度发生改变

【答案】

1B

2C

3B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西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差异较为明显,因而地形成为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所以选B。

2读图可知,负积温变化率为正值,说明负积温的绝对值减小,即该地冬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可能原因是该地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程度减弱,故选项C正确。

3读图可知,负积温变化率为正值,说明负积温的绝对值减小,即华北地区冬季气温有所升高,有利于病虫害越冬,导致病虫害发生次数增多,故选项B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梯田是人类在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世界各地的梯田农作物种植类型也不相同,欧洲著名梯田以种植葡萄和橄榄树为主,亚洲著名梯田以种植水稻为主。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世界著名梯田所在地区的共同地理特征是

A. 气候湿热,降水丰富

B. 多丘陵山地,地形崎岖

C. 河网密布,水田纵横

D. 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

2修建梯田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

A. 防御滑坡灾害

B. 防御泥石流灾害

C. 加强水土保持

D. 缓解人地矛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符合①地地形特征的是

A. 远看成山,近看成川B. 平原广布

C. 千沟万壑D. 喀斯特地貌广布

2下列关于⑥地形区地貌特征的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B. 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 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D. 主要是褶皱凹陷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下列各题。

1该地市各地点房价最大差值(元/平方米)可能是( )

A. 6000 B. 5000 C. 4000 D. 3000

2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

A. M点 B. E点 C. F点 D. P点

3该地市选择在图示的东部地区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该决策主要是为了( )

A. 提高土地利用收益 B. 提高地租支付能力

C. 改善东部交通条件 D. 改善部分人群住房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青海湖平均深度18米,其形成初期通过倒淌河与黄河水系相通。该流域夏季风力最小,表层水温平均为16℃,底层水温平均为9.5℃;秋季风力开始逐渐增大,水温分层现象逐渐消失。读青海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

A. 入湖径流量减少 B. 外泄河道被阻断 C. 入湖盐类物质增多 D. 湖水蒸发加剧

2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

A. 湖水上下扰动加剧 B. 阳光透射深度增大

C. 湖底释放热量增多 D. 表层水体蒸发散热减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旅游地理】

塞罕坝以丘陵、曼甸(熔岩地貌)为主,平均海拔1500米,既有高原的一般特征,沙丘起伏、地势开阔、山体浑圆,又有湖、淖、谷、甸较多,梁、峁、丘、滩齐全的特点。这里冬季漫长,夏季凉爽,历史上曾是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严重沙化。塞罕坝人克服困难,摸索出了高寒地区育苗造林的经验,使塞罕坝变成了“放眼皆绿色,禽兽怡其间”的百万亩林海。林区现有植物659种、野生动物100余种,其中,珍稀动物十几种。下图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景区分布示意图。

列举塞罕坝草原夏季开展的旅游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莲藕在我国分布十分广泛,栽培历史悠久,主产区在长江流域和黄淮流域,但20世纪90年代末,广西省柳州市柳江县(间下图),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将适宜种植莲藕的稻田纷纷种上双季莲藕,春藕春种夏秋收,秋藕秋种冬收,具有早熟、高产、皮白等特点,被称为“玉藕”。目前该县已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最大的产藕区之一,不仅在国内畅销,而且还出口到国外市场,万亩生态莲藕自然景观入选“中国美丽田园”。莲藕好种,但是采挖难度大,往往用锄头和铁锹等工具人工挖藕。

(1)在藕生长出第一片叶时,藕农将稻草一行一行施入田里,然后用脚踩入土中藕农用稻草还田的目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

(2)在莲藕产业链中成本最高的是挖藕环节,试分析挖藕成本高的原因_________

(3)分析柳江县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最大产藕区的区位优势______________

(4)柳江县以岩溶和低山丘陵地貌为主,平原面积有限。请你为该县继续壮大莲藕产业提出合理建议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下面的图和表,完成问题。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表

流出省(市)

占总量比重(%)

流入省(市)

占总量比重(%)

贵州

6.1

福建

5.6

四川

16.1

北京

5.6

江西

8.6

上海

7.2

河南

8.3

江苏

5.6

安徽

10.6

浙江

8.9

湖南

10.6

广东

35.5

其他

39.7

其他

31.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其主要原因。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可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草等几个方面。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增强大气逆辐射 B. 减弱地面辐射散失

C. 增强太阳辐射量 D. 增强土壤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我国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湿、保温、保土作用最显著的地区是(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西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华南沿海地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