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有效灌溉面积是指灌溉工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的水田和旱地面积之和。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是指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重,它是反映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指标。下表为我国四个省区(海南、浙江、黑龙江、新疆)2013年的相关数据,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省区

耕地总面积(万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比例(%)

521

91.5

231

61

85

31

1220

44

1.四省区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形类型的差异

②降水的差异

③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④劳动力数量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表中甲、丙两省区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分别是

A.油菜、黄麻 B.油橄榄、春小麦

C.花生、甜菜 D.棉花、天然橡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江西省期诊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力(潜在蒸散量)的差。当水分盈亏量大于O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当其等于O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读图“中国长汪、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单位:mm)”,完成各题。

1.图中表示黄河流域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导致①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日趋网升 B.降水呈减少趋势

C.降水呈增加趋势 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海南省三亚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A卷)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是我国东部某区域2008-2010年占用、增补耕地的平均坡度与平均海拔状况。据此判断该区域(  )

平均坡度(°)

平均海拔(m)

占用耕地

0.94

674.46

增补耕地

8.40

1 830.19

A.耕地面积增加

B.增补耕地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C.增补耕地少于占用耕地

D.增补耕地耕作更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高三第19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4月5日,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也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第一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

材料二:鄱阳湖平原是鄱阳湖周围的湖滨平原,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由长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抚、信、修、饶等水冲积而成。位于115°01′-117°34′E,27°32′-30°06′N,面积38760.6平方公里。

(1)长江中游平原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江汉平原组成。

(2)描述图中矿产资源的分布特征。

(3)分析鄱阳湖平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群之间区域协调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高三第19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中国高铁技术世界领先,并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中国与巴西、秘鲁将合作建设“两洋铁路”。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修建该铁路难度最大的路段是

A.T1~T2 B.T2~T3

C.T3~T4 D.T4~T5

2.该铁路建成后,运输压力明显减轻的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 马六甲海峡 D.土耳其海峡

3.与海洋运输比,铁路运输的特点有

①运量大 ②运速快

③受自然影响小 ④运费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高三第19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年3月,美国东北部地区遭受了历史上最强暴雪的袭击。下图为3月27日北美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读图完成题。

本次暴雪强度大、时间长、范围广,主要原因是

A.多个天气系统的叠加影响

B.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滞留时间长

C.暖气团势力强,水汽多

D.五大湖完全封冻,降温作用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北京市高三第19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北京时间2015年3月15日10点30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准时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某记者欲从日本东京(采用135°E时间)乘飞机(飞行时间2小时)赶往北京全程报道该记者见面会,仅从时间和经济两个方面考虑,其乘坐的飞机宜在当地什么时间起飞?(   )

A.3月15日7点 B.3月15日9点20分

C.3月15日10点 D.3月14日16点30分

2.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   )

A.美国田纳西河正值流量较小的季节

B.澳大利亚东部海域多发热带气旋

C.索马里东部渔民捕鱼忙

D.安第斯山脉的高山牧场草木枯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汇实验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例如,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甲地为________(风带名称),请在图中相应位置用箭头画出该风带的风向。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对应的自然带①是____________带。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自然带④是_________带。

(5)D是____________气候,E是____________气候,这两种气候类型对应同一种自然带是“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的 (数字代号)和________(数字代号)带。

(6)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从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自然带从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09-2015年高考真题考点汇编 等高线地形图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回答各题。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A.东北—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