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白令海峡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读白令海峡示意图,完成以下各题。
(1)白令海峡沟通了______和______两大洋,海峡沿岸地区的自然带是______。
(2)A群岛的形成原因是______板块和______板块互相______的结果。该群岛南面海域冬季不大面积结冰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北冰洋 太平洋 寒带苔原带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碰撞挤压 有暖流经过
【解析】
本大题以白令海峡为背景,以相关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大洋分布、自然带分布、板块运动与地貌、洋流分布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经纬度和形态判断,白令海峡以北为北冰洋,以南为太平洋,因此白令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两大洋。白令海峡沿岸地区位于北极圈附近,全年气温低,仅有短暂的暖季,为寒带气候,多苔原植被,因此当地的自然带是寒带苔原带。
(2)根据位置和形态判断,A群岛为阿留申群岛,属于太平洋沿岸的岛弧,外围为很深的海沟,它们是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互相碰撞挤压,太平洋板块俯冲至美洲板块的结果。该群岛南面海域虽然纬度高,但由于沿岸为阿拉斯加暖流流经,水温较高,因此冬季不会大面积结冰。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下图“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完成各题。
【1】关于图示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温:甲>乙>丁>丙B. 气压:甲>乙>丙>丁
C. 密度:乙>甲>丁>丙D. 海拔:丙>丁>甲>乙
【2】此时,图中M地吹( )
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中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若该半球表示东半球,则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 。
(2)如图1所示的这一天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 ;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
(3)如图1所示的日期是 日,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
(4)如图2所示的这一天,在如图上太阳直射在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
(5)在如图2中的①、②、③、④四点中,能够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现象的有 。
(6)太阳直射点由④运行至⑤的时段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C.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D.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费尔干纳盆地是中亚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灌溉农业发达,大量种植葡萄、紫花苜蓿、棉花,是中亚的“果蔬盆”。前苏联时期在该盆地内修建了大量的灌渠等灌溉设施。近年从中国引入节水农业设施,农业产量迅速提高。下图是费尔干纳盆地地形图。
(1)分析费尔干纳盆地发展果蔬种植的自然区位优势。
(2)说出费尔干纳盆地灌渠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该地灌溉发达,但仍从中国大量引入节水农业设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该图为2019年11月29日20点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在锋面到达前后,甲地先后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晴朗—风力增大—阴雨—降温B.晴朗—风力减小—阴雨—降温
C.晴朗—风力增大—阴雨—升温D.阴雨—风力减小—晴朗—升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左图为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某地区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上左图中甲线为泰州某日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曲线,则上右图中表示泰州该日日出、日落方位的是( )
A.AO、DOB.BO、FOC.EO、COD.BO、CO
【2】若乙线为某日某地的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曲线,则与之最吻合的时、空组合是( )
A.5月22日,纽约(西五区)B.11月22日,伦敦(零时区)
C.8月23日,悉尼(东十区)D.2月21日,东京(东九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我国某地某日太阳直接辐射变化曲线图(虚线为理论数值,实线为当日实测数值),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当日9-10时间该地最有可能经历的是
A.耀斑爆发B.黑子增多
C.日食D.磁暴
【2】当日理论数值曲线和实测数值曲线都表明太阳直接辐射日落大于日出,推测其最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A.纬度B.海陆C.海拔D.地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14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③④
【2】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3】此次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上升
B. 大风使圣劳伦斯河流速加快,利于通航
C. 强风可以吹散空气中的污染物,使空气更洁净
D. 降雪为土壤提供充足水分,利于次年农业生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示意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M 地震波
A.被称为横波B.是一种机械波C.是一种电磁波D.可在真空中传播
【2】在 N 地震波消失的深度
A.物质呈固态B.物质呈液态C.分布有软流层D.主要成分是氧、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