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地理 > 题目详情
阅读分析资料和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鲁)肃对(孙权)曰:“…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缝隙,可乘之机)…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刘表死,苏进说曰:“夫荆楚与国邻接,水流顺北,外带江汉,内阻山陵.有金城之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三国志?鲁肃传》
材料二
(诸葛)亮答(刘备)曰:“…今操已拥兵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托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从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壶桨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鲁肃和诸葛亮对荆州认识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鲁肃和诸葛亮提出的战略目标及实现步骤.
(3)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荆州问题对孙、刘双方未来关系的影响.
如图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

(4)据图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
(5)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但是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
材料三
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包括现在的湖北、湖南部分地区.这一区域位于我国经济梯次发展战略的中部.为统筹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进“中部崛起“战略,确定其为重点开发区域,拟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投入,从而使该地区面临吸纳资源、资金和人才的绝好时机.同时,东部发达地区进入产业升级换代的新阶段,也使该地区具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导下,位于该地区的甲地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在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表3 三次产业产值比重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78年 全国 28.2 47.9 23.9
甲地 51 30 19
2007年 全国 11.3 48.6 40.1
甲地 29.7 33.5 36.8
(6)根据表3,指出甲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点.
(7)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三国时期的荆州地区在当时和现在所处地位的不同.
考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专题:
分析:该题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思考、提取分析信息、运用信息、阐述规律的能力.
(4)交通区位主要从:地形、河流来分析有交通的优越性-东西水运的咽喉要道;南北贯穿的必经之路.
(5)从图中可以看出,地形相对平坦、灌溉水源充足(洞庭湖)交通繁忙、商贸发达,结合所学知识,联系气候、土壤等.
(6)根据图表的信息,横向比较:同一时期,甲地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数据与变化;纵向比较:同一年份,甲地与全国的对比,不同年份,甲地的不同产业比重变化.
解答: 解:(4)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地形较为平坦,有河流经过,因此水路交通便利.根据地图显示的信息:该城市位于本地区山区的出山口,是吴国和蜀国东西交往的咽喉要道,西部山地与东湖的湖泊阻碍了南北的联系,因此本地区也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5)本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这里地势较缓,土壤肥沃,这里湖泊众多,水源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6)根据图中数字比较可知:甲地的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从51%下降到29.7%)第三产业快速上升(19%到36.8%)第二产业比重小幅上升(30%到33.5%)在1978年第一产业比重超过了50%,因此这里以前是以农业为主,2007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18.4%),这说明该地农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上升有限,略超过全国平均上升幅度,但第二产业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5.1%),这说明该地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答题与全国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占比上升17.8%),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3.3%),这说明该地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故答案为:
(4)交通区位:水陆交通要道(枢纽、节点).分析:扼西部山区东出口,为吴蜀东西相连的水运交通要冲;  西部的山地与东部的湖沼阻碍了南
北的联系,使荆州成为南北交通要道.
(5)气候温暖湿润,地势较平缓,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河湖众多);人口较多,交通便利(商贸发达).
(6)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21.3%),第三产业快速上升(+17.8%),第二产业的比重小幅上升(+3.5%).第一产业的比重在1978年超过50%,这说明过去该地是典型的农业地区.2007年第一产业的比重仍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18.4%),这说明该地农业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是该地的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第二产业发展缓慢,比重上升有限,略超过全国平均上升幅度(高2.8%),但第二产业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5.1%),这说明该地的工业化水平较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第三产业的发展答题与全国发展水平保持同步(占比上升17.8%),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3.3%),这说明该地第三产业仍然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解题的关键就是认真读图并结合表格来分析.因此在学生中应该重点加强学生对地图的能力的培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图中箭头表示①地空气水平运动的受力状况,其中表示风向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僧一行在受唐玄宗之命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关联的是(  )
A、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北半球冬半年短于夏半年
D、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地幔的软流层位于(  )
A、莫霍界面以上
B、上地幔上部
C、下地幔上部
D、地幔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地质公园--黄山
黄山属于花岗岩峰林景观.在距今约1.4亿年前,地下炽热岩浆在地壳薄弱的黄山地区上侵,在距今6500万年前后,黄山地区的岩体又发生了较强烈的隆升.随着地壳的间歇抬升,这里的花岗岩岩体遭受风化、侵蚀,奇峰林立(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峰有72座),怪石千姿百态,由此而成了黄山雄峻瑰奇的美景.黄山多云海,每当雨过天晴,或在日出前后,山谷中就雾起云腾,铺天盖地而来.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以“四绝”名扬天下.
材料二:黄山云海.(如图)

(1)说明形成黄山奇峰怪石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2)欣赏气象气候景观,需要把握时机.请问利于观赏黄山云海的时机,并简要分析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C旅游地理】
右图为武夷山的鸟瞰图,武夷山素有“碧水丹山”,其丹霞地貌主要是由红色砂岩组成.
(1)武夷山位于哪两个省之间?是什么走向?
(2)构成武夷山岩石的类型属于
 

A.花岗岩     B.沉积岩       C.玄武岩      D.变质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

(1)E地吹
 
风,请在图中标出风向.
(2)D、E两处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读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A、B气压中心的名称:A
 
、B
 

(2)此时为北半球的
 
季.
(3)A、B气压差异的原因是
 

(4)受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
 
风,D点盛行
 
风.
(5)D地7月盛行
 
风,其形成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  )
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
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
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