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甲、乙两城市1月、7月均温与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两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
B.甲位于南半球,乙位于北半球
C.甲、乙均位于北半球
D.甲、乙均位于南半球
23.2.下列城市中,气候特征与甲城市最相似的是
A.哈尔滨 B.乌鲁木齐
C.上海 D.拉萨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6届安徽六安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左图)。
材料二 该地七月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右图)。
(1)简述材料二中的)材料二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成因。
(2)从地形、地势对气温的影响角度分析材料二图中②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3)分析材料一图示区域内水能开发的有利因素。
(4)②地有色金属、铁、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开发力度不断增大,结合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矿产资源开发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阅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时间2015年2014年3月8日 01:20左右,一架飞机于图中P点附近失去联系,飞机附带航油还可飞行6个小时左右,飞机飞行速度为880km/h,若飞机于航油燃尽后坠落地球表面,则该飞机坠落地点有可能位于
A. 0° 80°E B. 15°S 105°E
C. 43°S 104°E D. 58°N 76°W
2.图中Q岛屿降水量非常丰富,下列说法正确的
①气温高,对流旺盛 ②多平原,抬升明显
③海面广,水汽充足 ④赤道处,多台风雨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金鸡纳树的树皮和根皮可提取出奎宁(也叫金鸡纳霜),它是良好的抗疟疾药材。图中Q岛附近奎宁产量较大,由此推知奎宁的生长要求
A.热量和水分充足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季节变化大 D.土壤呈现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忻州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世界某区域风向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季节为北半球冬季
B.此时季节,北极冰川范围最广
C.图中北部的风主要是来自南太平洋的东南信风
D.图中海洋北部海区洋流为顺时针方向流动
2.此风能引起洋流运动,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上升洋流的是( )
A.①海区 B.②海区
C.③海区 D.④海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上阶考地理卷二(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填“7月”或“1月”)季风图。E的风向为________风,F的风向为________风。
(2)A、B、C三地中,气压最低的是________。
(3)盛行E季风时,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_。
(4)E季风的成因主要是 ,F季风的主要成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上阶考地理卷二(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只能通过液体传播
B.④传播速度较③快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2.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A.地壳和地幔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鞍山第一中学等六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东亚局部地区气候图和日本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代表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A、B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在我国境内所处纬度位置比日本境内所处纬度位置___________(高或低),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鞍山第一中学等六校高一上期末地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地球公转该岛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过A点时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都大于B点
B. 地球运行至B点时,太阳直射点刚好在南回归线上
C. 地球运行至离太阳最远的A点时大致是7月初
D. 地球自转轨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南坡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规律是
A.经度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决定山地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水热状况 B.降水量 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
3.该地南坡比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坡向朝南,温度高 B.海拔高,降水多
C.相对高度大,纬度低 D.坡度大,纬度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