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甲、乙两地地形区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两地区分别形成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然橡胶生产基地的共同有利因素是( )
A.两地夏季均光热充足 B.两地夏季均降水丰富
C.两地土壤类型一致,均比较肥沃 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均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2.甲图中的塔什库尔干是塔吉克族聚居地,仍保持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乙图中的白沙是国家级贫困县,是黎族聚居地,全县99%的土地是山地。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A.多山地的地形 B.干旱的气候
C.自然资源的贫乏 D.科教文化的落后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甲地(32°N,120°E)和乙地为对趾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与乙地最靠近的地点是图中的( )
A.①点 B.②点 C.③点 D.④点
2.对于地球上的“对趾点”来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方时相差12小时 B.日期不同
C.到赤道的距离相等 D.季节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为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有关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质构造为褶皱 B.丙地向斜成谷
C.乙地背斜成山 D.丙、丁之间有断层
2.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及其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风力侵蚀 B.丙—冰川侵蚀
C.乙—流水侵蚀 D.丁—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亚洲某地(约27°N,86°E),蓝天与白云交织,雪山与湖泊辉映……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约27°N,86°E),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该地的相对地理位置位于( )
A.地中海沿岸 B.印度德干高原南部
C.阿拉伯海沿岸 D.喜马拉雅山脉南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两省区1965年至2011年城市人口比重变化情况示意图。读图,下列关于辽宁、广东城市化差异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辽宁省早期城市化水平高,是因其起步早,并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
B.辽宁省后期城市化发展缓慢,是因其经济衰退,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小
C.广东省城市化起步晚,是因其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工业化水平落后
D.广东省城市化水平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建立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读“田纳西河干流剖面图及其流域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优先发展水电,原因是水电具有 、 等优点(4分)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
(3)该流域示意图的ABC三处在开发利用中,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应注意防止出现的问题并指出应采取的措施。(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湛江市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反映出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2.依据图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恢复天然植被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最终目的是
A.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B.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C.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D.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广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地的经度为115°W属于哪个时区
A. 西七区 B. 西八区
C. 东八区 D. 东七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