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下列小题。
1.若甲、丙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2.2cm,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000万 B.1:10000万 C.1:500万D.1:5000万
2.图中四地( )
A. 乙、丁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甲、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C.乙、丁两地地方时相同
D.甲、丙两地日出、回落时间相同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四地均位于西半球太平洋上
B.图中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
C.物体从甲地向南做水平运动,将向西偏
D.甲地位于北京的东南方,丁地位于北京的西南方
1.D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甲、丙纬度相差10°,距离相差为10×111=1110千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D项正确。
2.同一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相等,A和B项错;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乙丁位于同一经线上,C项正确;甲、丙不在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时间不同,D错。
3.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图中四地均位于西半球太平洋上,A正确;同一纬线上或纬度数相同的地方自转线速度相同,四点不位于同一纬线上,B错;因位于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偏,向南运动的物体,将向东偏,C错;甲、丁都位于北京的东南,D错。
考点:比例尺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地转偏向力和地球自转速度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遂川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中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 的主要因素是( )
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
2.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
3.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优势树种。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樟树集中分布的是( )
A.①地B. ②地C.③地D.④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千米,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万平方千米,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个,其中82.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并且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产生水土流失不同的自然因素是
①地形坡度 ②降水量 ③土壤特性 ④过度砍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治理水土流失,要做到
①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②严禁矿产开采 ③合理发展经济,消除贫困
④大面积开荒种粮,发展经济 ⑤综合治理小流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吉安县二中高二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湖泊L为我国六大湖泊之一,M1和M2同属于我国著名山脉P。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湖泊L是( )
A.鄱阳湖 B.洞庭湖 C.青海湖 D.太湖
2.谷地R为该地理区域的重要农业区。谷地R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是( )
A.水源缺乏 B.热量不足 C.光照不足 D.土壤贫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三8月月考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为北半球某地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值出现的频次图(实线和黑点代表实际存在),
表1为我国夏半年各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读图和表,回答下列小题。
节气 | 直射点纬度 | 节气 |
夏 至 | 23?26?N | 夏 至 |
芒 种 | 19?31?N | 小 暑 |
小 满 | 15?37?N | 大 暑 |
立 夏 | 11?43?N | 立 秋 |
谷 雨 | 7?45?N | 处 暑 |
清 明 | 3?54?N | 白 露 |
春 分 | 0? | 秋 分 |
节气 | 直射点纬度 | 节气 |
夏至 | 23°26′N | 夏至 |
芒种 | 19°31′N | 小暑 |
小满 | 15°37′N | 大暑 |
立夏 | 11°43′N | 立秋 |
谷雨 | 7°45′N | 处暑 |
清明 | 3°54′N | 白露 |
春分 | 0° | 秋分 |
1.该地的纬度为( )
A.3°26′N B.10°N C.20°N D.23°26′N
2.该地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值在年内出现频率次为( )
A.1 B.2 C.3 D.4
3.下列时段与该地出现正午太阳高度频次最大时段吻合最完整的是( )
A.春分至立夏 B.小暑至处暑
C.小满至夏至 D.芒种至小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2010年3月1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25.6万平方千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4分)
(2)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西南昌三中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省针对地势低洼积水区开发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农业生产模式,将( )
A. 因地制宜,减轻盐碱 B. 降低区域整体海拔
C. 减轻农民劳作负担 D. 导致严重的农药污染
2.最适宜推广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
A. 三江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2015届江苏盐城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读我国南方沿海某小岛等高线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最适宜渔船停靠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旅游者在A处最不容易瞭望到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