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为某中学学生经过地貌观察绘制的四幅地理素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图所示地貌名称为_____,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为_____。
(2)乙图地貌名称为_____, 丁图地貌名称为_____, 它们都属于_____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
(3)丙图中①地貌名称为_____,一般分布在地势_____地区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读欧洲西部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欧洲河流的特点与形成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河网较密,是因为陆地面积小 B. 水量充沛,是因为降水量较多
C. 无长河,是因为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脉的限制 D. 航运便利是因为平原面积广,河流间多运河
【2】下列地貌的形成与冰川无关的是
A. 欧洲平原上低缓的波状丘陵
B.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
C. 阿尔卑斯山地两侧的湖泊
D. 阿尔卑斯山脉峰峦挺拔,峰顶终年积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6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490米B.590米C.690米D.790米
【2】有关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⑤
B.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③
C.图中河流干流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
D.图示区域可适当开发漂流、攀岩等娱乐探险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盛有密度为的液体的大容器中放入一只底面积为的小圆柱形容器,小容器底部有一根长为的细管(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均固定不动。封闭细管下端后往小容器中注入密度为的染色液体,使其深度为,恰好与外面液面相平。然后打开细管的下端,可以看到重液由细管内流入大容器,过一段时间轻液开始由细管进入小容器,以后这个过程重复地进行。如果两种液体不会混合,也不计表面张力,试求:
(1)第一次从小容器中流出的液体的质量;
(2)在以后的每次循环中,流进小容器的轻液的质量和从小容器流出的重液的质量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左图为乌克兰略图,右图为第聂伯河及其支流水源补给构成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第聂伯河河流径流量最大的月份出现在( )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2】乌克兰有“欧洲粮仓”之称,其商品谷物农业发达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广 ②属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充足
③夏季日照时间长,热量较丰富 ④高山冰雪融水丰富,水源充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 2008年7月8日,江西三清山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它是国家地质公园,同时是一座具有1600余年历史的道教名山,古代文化遗产得到完好的保存。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景观体现出三清山的( )
A.色彩美
B.形象美
C.朦胧美
D.动态美
【2】三清山与黄山景观特征相近,但是到三清山游览的游客却比黄山少得多,原因是三清山( )
A.经济落后B.知名度低C.气候炎热D.灾害频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要想粗略地确定凹面镜的焦距,可以应用这样的方法:在凹面镜前方离凹面镜的距离是d的地方立一根针A,然后在离凹面镜的距离是a的地方放一个平面镜Ρ,在离平面镜距离是b的地方立第二根针Β。移动平面镜Ρ,使两根针Α和B的虚像(分别从凹面镜和平面镜得到的)重合(如图所示)。已知当像重合时的a、b和d的值,试求凹面镜的焦距。观察者是否可以用眼睛同时看到这两个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